法官提醒勿轻信理财产品保底保息许诺覆盖
来源:朝阳手机网
时间:2022.02.17
我们要做最后的冲刺 法官提示:勿轻信理财产品“保底保息”许诺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专电(熊琳)投资理财市场火热,引发合同纠纷增多。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提醒,投资理财应注意审查合同中的收益回报条款,不要轻信他人作出的诸如 保本保息 的承诺。
李某从某银行购买了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并签订了《产品合同》及《风险揭露书》。产品到期后,银行没有依照7%的年化利率结息,仅向李某支付了1.5%的利息。李某将银行诉至法院,要求银行支付一年理财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产品合同》《产品说明书》及《风险揭示书》向李某昭示了理财产品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而不是保证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同时,对产品年化收益率为7.00%约定了支付条件。但在李某终止产品期限时,该条件未能实现,因此,银行未按年化收益率7%计算理财收益符合合同约定。法院依法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曹欣表示,一些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会口头宣传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但合同中并没有保证预期收益率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求投资者作出 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的许诺。一旦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如金融机构不予认可,投资者的主张无法获得支持。
法官提示,大量投资理财合同中有关投资收益约定为 受托人承诺任何情况下,投资者的本金和固定收益不受损失,由受托人承当投资风险 。需注意的是,除经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之外,此类的保底条款因有悖于公平原则,属无效条款。造成损失的,往往要根据双方错误进行分担。投资者在委托他人投资时,不要轻信他人作出的诸如 保本保息 的承诺,才能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南京治疗包皮过长医院石家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南昌治疗男科不孕不育哪家好
- 上一篇:法官提示银行卡遭盗刷后应迅速取证计划
- 下一篇:法官提醒非恶意传播流言可能触犯法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