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行业信披报告让网贷在阳光.源泉
2017年P2P行业信披报告:让贷在阳光下运行
今年8月25日,银监会印发了《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披指引),要求P2P贷披露贷机构基本信息、贷机构运营信息、项目信息、重大风险信息等重要信息。信披指引的发布意味着,贷行业初步建立起了“1+3”(即一个办法,备案、存管、信披三个指引)的制度框架。
三款新车型中信息披露是贷平台整改合规的重要部分。2016年10月28日,中国互联金融协会在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发布《中国互联金融信息披露标准和配套自律制度》(下称:信披标准),首次以行业自律的方式对贷信息披露提出具体标准。信披指引的出台,则是银监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正式确立为行业强制标准。
2017年6月5日,中国互金协会主导的全国互联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正式上线,10家平台率先接入。截止12月21日,已有115家贷机构接入。登记披露平台已经成为贷行业最权威、最详尽的信息出口。
一、平台在信息披露方面取得质的飞跃
为推动贷行业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全行业合规进程,贷天眼依据“暂行办法”和“信披指引”,从主体信息(20分)、产品信息(25分)、业务信息(30分)和备案信息(25分)四大部分、16项细分指标入手,对90家主流平台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测评。
从对90家平台的三次信披评分情况上看,分数在60分以下的平台数量已经从44家下降到25家;分平台数量从17家增加到20家;分的平台数量从16家增加到27家; 分数在80分以上的平台数量从13家增加到18家。
可见,贷行业在信披透明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从以往的要么不愿披露,要么披露也是语焉不详,到如今主动披露、详尽披露,贷行业以积极姿态拥抱监管,主动在阳光下运行。
贷天眼也注意到,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已经接入互金协会信息披露平台的贷企业,这部分平台要么是原本在信息披露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要么是在监管政策出台后,迅速作出调整,以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加强自身合规建设。相反,得分较低的大部分平台长期以来信息披露一直不透明、不规范,且在去年8.24之后没有积极迎合行业监管,主动做出改变,其中不乏一些背景强大的实业巨头。
附11月份信披排行榜
二、115家平台接入互金协会信披系统
累计交易规模3.3万亿
截止目前,接入互金协会信披系统共计115家P2P平台,从这些平台的信息披露中,能够看到在信息披露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在运营平台。不过,从互金协会信披系统公布的部分平台数据,例如逾期率等衡量平台安全度的数据指标,其真实性不断被外界质疑。
贷天眼统计,115家平台总交易规模高达3.3万亿元,占贷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的50%以上。交易规模最高的三家平台分别为红岭创投、铜板街、宜信惠民,交易额均超过两千亿,分别为3083亿元、2227亿元、2073亿元。另外,交易额在千亿元以上的平台除以上三家外,鑫合汇、玖富普惠、信、微贷、陆金服交易规模均达到千亿级别。千亿级别以上的8家平台交易额占信息披露系统平台总交易额的46%,占贷行业累计交易额的25%;另外107家平台成交规模达1.79万亿元,占贷行业累计交易额的29.8%。
从交易规模的数据上不难发现,P2P行业已经出现“二八”分化现象。即交易数据越高的平台越吸引投资人投资。行业“二八”分化格局出现后,大平台在市场占有率上会越来越强,平台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
当然,互金协会信披系统也暴露出部分平台信披仍然不规范、不透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个别信披平台交易数据停摆至少四个月
贷天眼发现,在互金信息披露系统中,两家平台的多项交易数据均为0增长。其中,房金所从7月30日起至11月30日,除投资笔数仅增加43笔外,交易规模、融资与投资人数均未出现任何变化。另外一家平台小油菜,从6月末接入互金信披系统的5个月以来,除待偿金额在8月以后公布为0外,其他数据均未出现变化。如果平台目前正常运营,在投、融资人数以及待偿金额方面都会有变化,但两家的数据停摆,使平台数据的准确度存在疑问。
2、逾期率统计口径存在争议
逾期率数据是投资者衡量平台安全性必看的指标之一。逾期率,即逾期贷款金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通过逾期率就能计算出平台标的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所以,逾期率关系到平台的安全程度、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及投资收益。如果逾期率数据越低,则平台风险越低。公布金额逾期率最高前三家平台分别为财路通、德众金融、微金客,逾期率数据为34.56%、14.46%、7.02%。另外,贷天眼注意到,82%的平台逾期率竟然比银行还要低(2015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左右,2016年为1.74%左右)。
在《信披指引》中,银监会首次明确了金额逾期的定义,逾期金额是指按合同约定,出借人到期未收到本金和利息的金额总合,其中“收到”是指资金实际划付至出借人银行账户;逾期90天以上金额指逾期90天(不含)以上的借款本金余额。
不过,从115家信息披露的平台中,我们看到公布逾期率数据为“0“的平台68家(表格中包括未披露逾期率数据的平台7家),难道这些平台风控和借款人资质都非常优秀
?其实并不见得。众所周知,贷平台借款门槛较低,多数借款人因为在银行高门槛的审核未通过后再到贷平台解决自己的融资需求。而审批程序较为简单,甚至未对借款人进行实地考察的贷平台,这也说明了贷平台的借款人优质性要低于银行,因此,在借款资质上也会大打折扣。
三、整体盈利状况不乐观
根据贷天眼统计,115家平台中,除一家未披露财报外,114家平台的盈利与亏损数量相同,各占57家。虽然已经有半数平台实现盈利,但盈利在亿元以上的平台数量仅5家,占比不到4.4%。
近年来,多数平台靠借款人、投资人背后的服务费为公司增加了业绩。贷天眼发现,在排名前10的盈利平台中,至少7家从事现金贷业务。可见,现金贷产品对公司的盈利状况功不可没。随着监管层对行业的整顿发力,现金贷目前正面临“冰封”,靠现金贷盈利的平台采用何种方式平衡业绩,未来需要找到一个可持续性盈利的发展路径才是关键。
西安治疗包皮过长医院西安治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一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 上一篇:年江西小贷公司数量减少贷款余额下.蹭飞
- 下一篇: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或迎五大趋势.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