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国破家亡在昨天关于国破家亡成语的介绍节能

来源:朝阳手机网 时间:2020.10.11

国破家亡在昨天,关于国破家亡成语的介绍

国破家亡在昨天

纪念九一八国耻日88周年

0.我的那家那国

1.我的家在东北…

2.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3.掠去那无尽的宝藏

4.爹的那年那月

5.爹的苦乐一生

6.怀念中的感慨

附:中华强盛看少年

谨以此文:

纪念九一八国耻日88周年,

纪念在那个悲惨的时候逝去的亲人,

缅怀刚刚离去的老父亲!

知道许多朋友忙,摘录了“怀念中的感慨”到前面:

现在思念起他老人家,想想他苦乐的一生,真是难以忘怀:

有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孩子;

到父母不在时,我们就成了老年人;

一想起这些,怎能不令人伤感呢?

今天又忆起“九一八”看看我们国家的今昔,更是感慨无尽:

国家羸弱,就只能任人宰割;

当今战乱地区,那处不是难民四散;

虽说国还不尽如意,可我们又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做了些什么呢?

回想起来:

老父亲一生的心愿就是有个安稳的家;

晚年生活安逸了,更盼孩子们的家好;

可是没有一个强盛的国,那里能容下我们的家呢?

1.1 父亲难忘伤心地

2018年国庆节后十多天,就到了老父亲86岁的生日,我们答应陪他去他的老家、他一九三二年的出生地看看,也就是他近年来嘴边上时常都会冒出来的大矿大矿这个名字在我的记忆中已有多年,更是有多个版本,大矿洞沟

到清朝末年时“大小铜矿沟”的铜已经采绝多年,可是人却在马鹿沟勘探出更大的铜矿,还在附近的八盘岭山间发现了铁矿。不知何故铁矿到现在也没开采,但马鹿沟的铜被人大仓喜八郎从1916年(也就是袁世凯做洪宪皇帝那年)就开始挖,挖了近三十年。

解放后马鹿沟铜矿劳动竞赛的奖章。

通过这些奖章和文字资料,可以看出解放初期马鹿沟铜矿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2 陪伴老爹游故地

1.2.1 回大矿的路

回大矿的路:陪伴老父亲回他的出生地。

回大矿的路:本桓公路蜂蜜砬子到八盘岭隧道之间,上坡弯道处右侧的路口。

回大矿的路:那天正是辽东山区大地金黄、山野枫红的迷人时节。

大矿就是个小山村,它由东岔和西岔构成。从公路的拐弯处下来走进山沟,先是路过右面的“小铜矿沟”再前行会看到左面有个“马鹿沟”过了石桥就进入大矿了。

站在村口的石桥,可以远观整个大矿的概貌。

1.2.2 遇见乡亲询故友

在大矿的西岔遇到李姓乡亲的女儿,询问她家人的情况。

看着眼前的农家小院,老爹爹在向人家讲述“从前”

东岔打听当年的老姑舅亲

东岔这边当年有我家的老坟,葬着老父亲的祖辈先人,1958年公社化时被平掉了,现在早已变为民宅。

1.2.3 故乡景色秋更美

村路幽静东西岔,

农家四季入画堂;

金衬斑斓荒坡近,

远方山间点红芳。

东岔沟里的远处,连接着大家熟知的本溪关门山和汤沟。

1.2.4 一湾清泉通古今

这山间的小水坝伪满就有,无人记得它重修的年代,

可这静静的小河,清清的山溪,

四季不断的流水声,

这条当地人祖辈饮用的山泉,当年成了日寇采矿选矿的水源,现在还是周边十里八乡的饮水。

保护森林,才有不竭的清泉。

2.1 归屯那年

提起过去,归屯那年是爹常说的话题。据史料记载,自1935年起,侵略者为了切断抗日武装与山区百姓的联系,进而消灭抗日武装力量,开始实行

仅据本溪县境部分乡、镇的不完全统计,在1935—1937年侵略者强制推行“集家并屯”期间但听到地方版“4万亿”出炉时,县内被烧毁民房10523间,拆毁1780间,并有5133人被打死、病死、饿死,因伤致残493人。

这是当年人在抓捕中国村民

这是被押送的中国村民

这是当年太平川的碾子沟建立的归屯部落

2.2 家毁人亡祸连天

听奶奶说

好端端的

2.3 去北满的路难

实在是没了生活出路,就商量着要投奔去年刚归屯时去北满的大姑奶奶。我的五姨奶(我的奶奶是老四)把身上戴的耳环、手镯和戒子摘下来卖了给凑了盘缠(路费)六姨爷牵着毛驴驮筐,筐里一头是两岁的三叔、一头是六岁的爹爹,爷爷奶奶拉着我那十岁的大爷,从全家堡子(大家旅游去本溪县老边沟、去桓仁时路过的田师府附近)用了两天时间走了60多公里,翻过八盘岭、长岭、三架岭、过太子河到本溪湖火车站,从这上火车去了北满,据说是现在的黑龙江富锦县谷家大屯。

从田师府的全家堡子到本溪湖站,60多公里的山路。

当年在东北平原上的火车。

2.4 背井离乡更苦

爷爷奶奶他们到北满后在姑奶家的帮助下搭了个地窨(yìn)子,姑奶家也是刚刚逃难过来的,养不了这一家五口,安顿下来后爷爷就给人家帮工秋收。

奶奶后背上

2.5 哪年哪月回故乡

在北满一冬天睡阴冷的地窨子,第二年刚开春爷爷就得了痢疾,没挺过春天种完成地就死病了。奶奶只好在当地半是给人家帮小工、半是乞讨的拉扯着三个孩子。爹爹远在本溪的姥姥家收到爷爷死的信儿后,又凑了些钱托人捎给奶奶,这点钱回本溪只够买一张票,奶奶只好带着爹爹和三叔先回到本溪,当年已是11岁的大爷被寄放在人家放猪做小工,第二年夏天人家给买了张小孩票与回本溪的老乡就伴才回来。

为了能带着三个孩子活下去,回本溪后不久经好心的邻居介绍奶奶又到了后爷爷家,也就是我档案中填写的籍贯本溪县泉水乡

我十多岁时奶奶还在世,记得是

3.1 九一八前暗夺

是矿产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占有并掠夺矿产资源是其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自

这个大仓喜八郎,人们更熟悉的是他与“本溪湖煤铁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学者收集整理的《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东北有色金属矿业的掠夺》学术报告摘录。

3.2 九一八后明抢

据不完全统计,在战争期间从中国掠走了煤炭10亿吨、铁矿1.8亿吨、铜矿150万吨、铝矿10万吨、镁矿5万吨,还有大量的非金属矿、铅锌矿、金银贵金属等我区络购物人群数量正日益增大。

伪1932年外贸统计年报

3.3 溪田线上载血泪

现在的“溪田铁路”是沈丹铁路(当年叫“安奉铁路”的支线之一,原名“溪碱铁路”碱:本溪县的碱厂)1913年开始修建本溪湖至牛心台轻便铁路,用以运输牛心台地区的煤炭资源,1939年铺设标准轨到田师傅,线路自沈丹线上的本溪站向东北引出,过偏岭站折向东南,过小市站后又折向东北,经南甸,达田师傅镇。为掠夺沿线的资源而修建,当时人已经规划了通到桓仁的修建计划。

这是当年溪田铁路上的火车驶过太子河畔。

本溪大峪的这座

这种人当年守护铁路的碉堡,四五十年前的人乘坐溪田线、沈丹线火车时,路边还是随处可见的。

这种溪田线上温泉寺站的站房样式,也是人侵占东北的铁证。

3.4 “铜瓶”未朽铭

1936年(康德三年)3月,“伪满洲帝国”在东北进行了特殊的

4.1 光复那年

当年纪念东北光复的图书。

宣传画:东北光复--十四年血泪悲。

光复沈阳解放全东北的报刊文章。

4.2 土改那年

真正令爹爹喜悦的是一九四七年春的土改和剿匪,家里也分得了土地,那年爹爹给自己家种地,

那年冬天,爹爹穿上了真正的棉衣棉裤,虽说是用旧布和旧棉花做的,可也是他打小穿得最暖和的一个冬天了。那年过年家

从此

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翻身农民的喜悦。

5.1 爹爹的家境

从爹爹听奶奶和村里老人们的说法来看,当年

5.2 爹爹的秉性

爹爹的童年就是

爹爹当年扫盲识字班合格证书。

5.3 爹爹的感恩

苦难虽已过去,可

如果说大矿,这个他记忆中的老家是难以忘记的伤心之地,那么田师府的全家堡子也有他充满回忆的姥姥家,本来今年春天我就与老父亲约定,今年过生日时带他去姥姥家的村子看看,可是他老人家没有挺过2019年的阴历九月初八,在上个月就离开了我们。

现在思念起他老人家,想想他苦乐的一生,真是难以忘怀:

有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孩子。

到父母不在时,我们也就成了老年人。

一想起这些,怎能不令人伤感呢?

今天又忆起“九一八”看看我们国家的今昔,更是感慨无尽:国家羸弱,就只能任人宰割。

当今战乱地区,那处不是难民四散。

虽说国家还不尽如意,可我们又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做了些什么呢?

回想起来:老父亲一生的心愿就是有个安稳的家。

晚年生活安逸了,更盼孩子们的家好。

可是没有一个强盛的国,那里能容下我们的家呢?

2019年9月17日

中华强盛看少年

第八届华育杯中小学生好作文作品

辽宁省教育厅第八届华育杯的评审结果还没公布。

2019年寒假,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位于本溪县汤河岸边的

通过参观我们看到凶残的鬼子一步步侵占我们的国土,疯狂掠夺我们的资源,肆意奴役和我们的同胞,我们的

“还我河山”面对日寇的入侵,

正像梁启超老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呐喊的那样:

鸣谢:

参考资料:

2我所经历的“归屯并户”中国人民吉林省委员会,百度快照.

4孙瑜,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东北有色金属矿业的掠夺,哈尔滨师范大学.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成语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

小孩肚子胀气疼怎么办
奶粉过敏不可怕
鼻塞怎么办吃什么药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