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花椒的那些事儿
摘花椒的那些事儿……
大红袍花椒,是我们韩城市的名优特产,目前全市已建成百里4000万株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2016年全市花椒总产量达2400万公斤,约占全国花椒产量的1/6,花椒总产值达23亿元。2017年花椒预计可达到2600万公斤,是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
首届韩城花椒节特别节目。
这些年,漫山遍野的大红袍成了韩城农民的摇钱树成了韩城市对外的一张名片,成了我们这个城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如今,更是荣获了中国花椒之都称号!
此刻,正值第二届韩城国际花椒节”开幕之际,四海八荒的游人们争相来到韩城,只为可以一亲芳泽,即使被麻”倒也在所不惜。
早在花椒叶刚刚舒展开来的春天,就开始酝酿着这篇小作。可当真正到了采摘期,我却犯了不想出门的懒症,休眠在了这个异常闷热的夏。好在朋友圈里嗮满了花椒,于是乎,我就来了个生拉硬拽????。
感谢说美了等人的美照,在此先行谢过了????。
每年的七月底八月初,我们这个总人口不到五十万的城市,都会迎来数十万计的椒客,这些来自临近县市的摘椒工人,基本以中年妇女为主要劳动力。
于是,往日宁静的田间地头,沟沟壑壑的花椒树下便被欢声笑语所代替。
一般在这个时期,全市的服务业都会呈现青黄不接的景象,因为那些家里有地的务工人员都回家摘花椒去了????。
在以前,因为花椒种植面积不大,采摘花椒的时间都是在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后才开始。而现在,椒多、采椒工不到位、暑假等等因素,导致有好多人家从公历七月初就开始采摘青椒。
前些年,为了在车站附近争抢到椒客,花椒大户会派专车专人侯着,往往使出浑身解数,如数家珍般无数次报出自己的优厚条件,才可以打动犹豫迷茫的椒客迈向自己的车辆。
回家后,好吃好喝招待着,为了椒客能多摘多赚,早饭和午饭基本都是送到田间地头,工钱呢可以当日结算,也可以临走结清。
辛苦归辛苦,但包吃包住外加报销来回路费,椒客们还是可以小赚一笔的。
发展到如今,每家花椒大户都已经有了固定椒客。从花椒颗粒开始泛红起,一个电话过去,那头的老椒客就会按照你的要求找好工人待命了(当然你需要给”带头大姐”按带来的人头付费)
进入七月份,清洗被褥、打扫房间、磨面囤菜、买篮备凳,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只待花椒红满山坡即可投入采摘季了。
而摘椒费用,也厉年来节节攀升,从我小时候的一毛两毛涨到如今的每斤湿椒两块五甚至三块了。
四斤湿椒才可以出一斤的毛椒,再加上施肥打药、翻地锄地,林林总总下来,每斤花椒的成本已经接近二十块大洋了。
在一般家庭,摘花椒期间都是男女老幼齐上阵的,大到七八十岁步履蹒跚的老人,小到五六岁懵懵懂懂的顽童,人人都是摘椒能手。
出生在韩城农村的孩子,最初学会的技能第一是摘花椒,第二才是捏馄饨。
记得我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着妈妈给生产队开始摘花椒了,小孩子不知道轻重,常常被那树上粗壮的褐色的大刺扎到嚎啕大哭,也常被枝梢或者叶子背面的小刺钻进指尖而泣声嘤嘤。但幸好即使被花椒刺伤到,伤口是从来不会发炎的,也不会像其他伤口一样痛个没完没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经验丰富了起来,知道了如何可以躲过那些尖锐的椒刺,知道了怎样摘的最快,知道了花椒只能在根部连掐带折才是最正确的采摘方式(如果是一把捋下来,花椒颗粒当场就会渗出麻汁,再晒出来颜色也会发黑没了品相)
每年的花椒采摘季,从半月前j就开始留着指甲了,因为如果没了指甲,到摘花椒时就惨了????(但往往就会在摘椒前因一时疏忽而动了指甲刀????)
第一天下来,风吹日晒,疯头脏脸倒在其次,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处可以让你感受到痛原来可以这样刻骨铭心,连抓筷子都会撕心裂肺,但,确实像妈妈说的那样:习惯了就好了????!
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也纷纷学着用起了摘椒器,再也不怕孩子们被椒刺扎伤了????。
因为老爸的战略眼光,八十年代初我家种上了大批的花椒树,几年下来就成为了十里八乡的典范。
因为家里住房相对宽敞,也因为妈妈做的一手好饭,所以第一年招的椒客就一直固定了下来。
每天早上五点左右,椒客们便挎上一大一小叠套在一起的竹篮(小竹篮上会有一段麻绳,上面穿着铁丝做的挂钩)在晨曦中一前一后踏出家门。入地后,便各自分散开来,一人占据一颗花椒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始采摘。
等椒客前脚踏出门,妈妈就开始准备早饭,而爸爸的任务,就是把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堆到平板房上的花椒分散平摊在水泥平台上。
晒花椒,听起来和外行眼中看到的是特简单的活计,可其实却大有学问:因为立秋以后日照时间短,所以晾晒的时候必须要薄,但你总不能一撮一撮的摆放吧????标准的方法是手捏一大把,边抖动边移动着让手中的花椒均匀的落下去,把个别叠压在一起的拨开。
一边撒一边往后挪动,等把身后的几百斤花椒全部摊完,我可以负的告诉你:你就绝对感觉不到腰和腿的存在了。
这里刚晒完花椒,那里饭也做好了。爸爸吃完早点,这才挑着给椒客准备好的稀饭馍菜和碗筷等赶往地头。
立秋后,早晨九点的太阳斜射在人身上,还是会有炙热的感觉,于是,椒客们有的围坐在树荫下叽叽喳喳边吃边聊,有的把饭打好独自一人边吃边想心事。
吃饱喝足后,各自把自己篮子里摘好的花椒里参杂的叶子挑拣出来,交给爸爸过秤。眼看着账单上名字数量相符,这才会一个个提着空篮子相继回到花椒树下。
而爸爸在称完所有的花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带有自制带钩的绳子,架好提前放在地里的人字梯,再上到两三米高的梯顶,用钩子勾住最顶端椒客们够不着的树枝,这才又下了梯子,把树枝拉到站在梯子上可以够到的位置,再把绳子的末端绑到树干。
那些年,对于花椒树的还在摸索阶段,所以我家的花椒树品种不怎么好,还长的非常高大,一棵树摘一百多斤湿椒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相对的也费时费力还危险。
等把地里放的梯子全部架好,椒客们上了梯子,爸爸又会拿起树剪,这里修修,那里剪剪,完了再弯下腰去捡拾满地的红色花椒颗粒。
等一个梯子用完,再依上法架好,如此便周而复始成为一个田间的万能陀螺,永不休止旋转。
中午十二点左右,爸爸挑着两大筐花椒,椒客们提着各自的大篮子回到家,妈妈已经把茶水晾好,饭菜也已经全部上桌,只等大家洗手开饭了。
外地椒客不比本地人摘的花椒干净,所以爸爸要求他们饭后把各自的椒叶拣干净才可以午睡。
妈妈在家做饭,只是不用晒太阳而已,其实劳动强度更大,要做十几个人的饭食,实在是不轻松。
这不,此刻,大家都休息了,妈妈洗洗涮涮完毕就上了平台,扫扫边缘遗留的颗粒,再把太阳已经照不到的花椒倒过来,翻搅前一天的椒籽等等,印象中,农忙时妈妈从来都是一刻也不停歇的。
午睡过后,椒客们下地了,爸妈就又上了平台,把晒好的花椒聚拢在一起,各自用擀面杖粗的棍子在裂开的花椒上边翻动边轻轻敲打着,于是,褐红色的椒壳和黑亮的椒籽便被分离开来。
三四点钟,毒辣的阳光和来自水泥地板的热浪炙烤着我的父母,可他们好像并没有感觉到辛苦和劳累,不紧不慢中,簸萁上下翻飞,摇椒、簸椒、分装一气呵成。
而那时,我并没发现父母的辛苦。只是在此刻,当父母的汗水和皱纹变成文字平铺展现在我眼前,我才惊觉自己的漠视和不孝是如此的不可原谅!
收完花椒,已经下午五六点钟光景了,妈妈做晚饭,爸爸又赶往地里照看,只因他不放心,一定要不时叮嘱大家慢点,轻点,别伤了手,别折坏了树枝。
只因那一颗颗花椒树是爸爸的希望,是我们一家六口的主要生活,记得每次不小心折坏树枝,都要惊恐的偷瞄下爸妈,生怕因此而遭到训斥。要是没有大人在身边,就会把坏了了树枝偷偷扔到老远看不见的地方,有时候还会出怪招用绳子把折坏的地方缠起来,呵呵,其实他们只是假装看不见罢了????。
摘椒季,最怕的就是天气不好了,所以每家每户在七点半的天气预报时间,都会雷打不动准时收看。
必须确定大晴天才可以晒椒,只有那样才能保证成品的色泽嫣红。但有时候天气总会不随人愿,明明是大好的天气,突然就会骤然变脸,迟些,椒壳和椒籽分离还好些,怕就怕中午十二点前后,那时候花椒才刚刚开裂,一旦堆起来,任你有天大的本事,晒出来的花椒也会发黑的。
要是碰到阴雨天,那就更是叫苦不迭了。那么多工人,人家是来赚钱的,只要不是大雨都是要出工的。
按照一个人每天最少五六十斤算,三四天下来就一两千斤堆在哪里了,堆一起,一旦发热发霉就全部成了废品,时间再长些,即使不发热发霉,晒出来的颜色也会发黑。
那些年,天阴下雨不知道愁坏了多少当家人。但俗话说活人总是不能让尿给憋死的于是,家家建起了烤椒炉以备不时之需。我家的烤椒炉二三十年了,直到现在还可以正常使用。
一个摘椒季下来,虽然每个农家人都黑如包公,虽然手上、胳膊上满是划痕,虽然十指的指尖都布满黑色的刺眼,但鼓鼓囊囊的腰包把这一切辛劳都化为无形,继而转换成动力。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我都是在纸上谈兵罢了????。
因为自己不摘花椒已经好多年,原因呢有三:一,我大概是雨神驾到。每当我有了回去摘椒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本来好好的天气,十有八九就会突然乌云密布,所以妈妈总说我一回来就把雨xian带回来了。
二呢,自从十八岁进城当了工人,身体也随之成了娇小姐,喝不得老家的山泉水,嗮不得地里的大太阳了。唯有的几次好天气,每每提着摘椒篮欢欢喜喜想去重温下劳动的感觉,往往进地十分钟左右就会因上吐下泻而狼狈回家,以至于如此三番五次后,以妈妈动用迷信立柱子”之法,证明是去世的奶奶”才作罢,呵呵其实,明明就是中暑了,????。从此,每次回家就只做了后勤人员。
三呢,是近几年父母老了,把花椒地承包给了别人我也就英雄无了用武之地。
????于是乎,每年的摘椒季,我都会在看到繁到冒疙瘩的花椒树前停驻脚步,经历过欢呼雀跃,激情澎湃和臆想后,再把落寞的眼神收回,把置于半空直痒痒的手装进衣兜,黯然神伤离开。但下一次的邂逅,我依然会再次把种种表情在红似火般的大红袍面前重新上演。
安庆牛皮癣医院咋样维生素D滴剂悦而价格下肢静脉血栓的分级
什么病会导致经期延长月经后期吃什么食物
冠心病应注意事项
- 上一篇:[p]冬季家用电器保养技巧[-p]缘由
- 下一篇:如何更好掌控家具的搭配设计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