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一br凤凰山万松岭在临安城南端
【一】
凤凰山万松岭在临安城南端,唐朝任过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曾多次探访,并在万松书院赋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月明中”。其时,古道浓荫,松涛阵阵,山景壮丽秀美。可惜于南宋时,岭上为开辟大道,伐木取材,松树已所剩无几。时下元朝先克临安,后经崖山海战尽屠南宋残余势力,终是统一了天下,而万松岭上衰败的景象在深秋里则更显得落寞了许多。
林间地上的落叶极厚,此时却被一阵凌乱的脚步吵扰,原本那股忧郁的气氛像个受了惊的少女躲进了屋子。
马贵拉着金红,金红抱着张戈,两人像是被一根看不见的绳索捆绑,跌跌撞撞地跑,气喘吁吁,汗如雨下。
为什么累成这般模样,还要急匆匆地跑?
只因有人在追他们。
追他们的人是元兵,带头的将军叫阿里婪。
阿里婪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一般人都不喜欢二手货,他却只喜欢人家用过的东西。
例如:别人的屋子,别人的女人,别人的金银珠宝。
张怀仁是临安城里的生意人,不巧的是,他的妻子很美,屋子很大,金银珠宝很多。
所以,他死了。他的忠仆和丫鬟带着小张戈从庄内密道逃出元兵的包围,可惜还是被发现了。他们一路逃命,跑到了万松岭。
阿里婪兴致正高,带了三十几名护卫亲兵,策马追赶。
这时,山中传来嘹亮的歌声,开始尚听不出是在唱什么,到得后来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便是读书不多的马贵也知晓那人所唱,正是稼轩居士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余音未绝,似还在山中回荡。
山道中走出一名老者,头戴斗笠,身穿葛衣,踩着草鞋,脚步轻快。在他肩上搁着一担极沉的木块,扁担两头沉落弹起,看上去别有一番美感。
来不及去诧异山野间担柴的老人家,怎么会唱出稼轩居士的词儿。马贵向他问道:“老人家,敢问前边可有躲藏的地方吗?我们被元兵追杀,还望指点一条明路!”
老者抬起头,看了三人,再又向林后望去,声音沉闷地说道:“过去二里地有条小径,上了小径再走片刻就会见到一处水潭,在水潭后面的树丛里找找,那里面有个山洞,虽然不大,但躲进去三个人还是可以的。”
马贵与金红赶紧谢他,可他不再多说,低着头向林子里跑去,也不往山路上走了,想来是怕走下去碰到元兵。
两人带着张戈,继续跑,跑得不快,堪堪一里外的乱草堆上,金红摔倒了。
她挣扎了几下,已然脱力,绝望地叫道:“你快带少爷走,不要管我!”
四岁的孩子趴在马贵背上,一声不吭,双眼布满血丝与泪水。
“金红,剪子还在身上吗?”马贵满脸汗水,扭曲的痕迹中有痛苦在压抑与绽放。
金红从怀里拿出一把铁质剪刀,手掌般大小,缓缓地搭在脖子上,声音中既有害怕也有好奇:“是这里吗?”
张戈感到马贵的身子抖了一下,听他说道:“刺进去就行了,不过,等我们走了之后,不要让少爷看到。”
她露出苍凉的笑容,眼里淌下泪水;看着马贵背着张戈越来越远,背影消失在低矮的松林中。
“老天不开眼,金红要再过一次奈何桥了。少爷,一定要活下去啊!”
【二】
山道上的路较为平坦,一行人马赶来,马蹄震得尘土飞扬,领头的将军阿里婪忽然吁了一声,勒住马,说道:“他们进了林子,留下五人看马,其余的跟上。”
追了小半个时辰,阿里婪与士兵们来到一处乱草堆,草堆很厚,被山风推到了一起,像是一张摆放在林间的小床。
床上躺着一名女子,二十几许,眉目如画,穿了一件翠绿色的绸衫,浸了汗水,贴着身子,脚上的一双绣花水云鞋染满泥尘而失去了原有的精致。她脖子上一道细长的口子里犹在流血,血淌落在床上,将枯黄的叶画出凄然的红。
她已安然入睡,再也看不到世间的色彩。
“他们跑不远,追!”阿里婪察看了地上的足迹,恶狠狠地说。
马贵背着张戈自然跑不快,更何况这时他已累极了。
在小径边上,他只能将张戈放下来,拉着他跑,似乎身后的丛林里有股凶恶极了的风正在缓缓吹来。说不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他知道,那些人已经追近了。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覆盖在枝叶与藤蔓后的山洞,并躲了进去,抱着张戈轻轻地说:“少爷,不要出声,千万不要出声。”
张戈倔强地点头应着。
这时,阿里婪出现在水潭边。
透过厚密的枝叶,马贵见到阿里婪低头观察地面的样子,瞬间感到寒冷刺骨。深深的悔意出现在心里,像要窒息似的,如果早知道这人会察看足迹,他就该藏好少爷,自己跑出去,跑得更远,更久一些。
可是来不及了。
世间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但或许会有很多的意外。
意外的是,从天边飞来一块坚硬的木头,带着凌冽的风,硬生生从二十多名士兵们站立的空隙中穿过,沉重地砸在阿里婪的头上,砸得他头破血流,惨叫一声栽倒下去。
但这毕竟是一块木头而不是一把开山斧。
阿里婪如狼嚎般地喊道:“找出这个人,给我弄死他!”
士兵们向木头飞来的地方追去。
很快就发出了打斗声。
打斗声慢慢远去,阿里婪在两名士兵的扶持下站了起来,也向那儿走去,直至水潭边安静下来,悄无声息。
马贵知道机不可失,连忙带着张戈跑出山洞,钻入小径,低矮的枝叶打在脸上,他拉着张戈,跟着向下倾斜的山势,继续逃命。
【三】
万松岭西背靠湖岸,有着许多人家,其中一间极不起眼的小屋子里,正坐着两名老者。
他们在对弈。
持白棋的老者名叫辛步年,棋风刚健,寸地不让,下子极快,错也不皱眉头。
手执黑棋的老者名叫赵安,棋风绵软,能舍能得,下子极慢,容不得一丝错。
一盘棋下完,辛步年怪赵安下得慢,赵安也不理会。
“话说小羊去了半天,怎么还没有回来?”赵安收拾好棋子,喝了一口茶。
辛步年放下茶盏,说道:“去山上看看。”
赵安也不多废话,就说了一个字:“好。”
大约六十多岁的两个老者,脚步却是稳健有劲,怕是年轻人都跟不住他们的步伐。
上万松岭,往东去,在山道上看见了羊聿明的脚印。黄土地上的脚印深浅分明,也幸好有那沉重的担子,不然以羊聿明的身手,脚印是很难看出来的。
他们跟着脚印,很快就发现了对面来的那些足迹,凌乱,沉重,还有慌张。在这里羊聿明的脚印向山道边的林子里延伸。
羊聿明的脚印在林子里变得轻灵起来,这是提气使上轻身功夫了。在落叶之间的泥土里只有淡淡的一道足尖的留痕。
相距甚远,绕了一圈,回到进林子的地方,又钻入对面的林子,上了一条小径,在遥望水潭的一棵树下,脚印变深……
辛步年与赵安对视一眼,小心避开地上的足迹,来到水潭边,就看见了留在地上的血迹,还有一块木头。
再入林子,一直跑出两里山路,终是看到了羊聿明。
一路丢下无数的木头,一块块被砍得菱角分明,形状如一。而在他身边的木头尤其多,那条能挑起三百来斤重物的扁担,就竖在他的身边。
斗笠落在地上,翻了个,底朝天,像是等着人去拿起来,再戴在头上,遮挡风雨与秋日尚暖却刺眼的阳光。
羊聿明单手握着扁担,站立着,一对小眼睛眯得很细,像是要看清楚眼前的画面,好深深地记住。他的身上穿刺了七八支箭,有的从背后射入,有的从身前,最要命的是心口那一支,几乎就不给活路了;穿过心房后,人最多还有三句话的时间可活。
周围地上有血,有人摔倒的痕迹。
落叶奇怪的一堆堆,仿佛有人刻意摆放过,但其实只是造物者的愚弄。
【四】
还有一点时间可以后悔,但他把这点时间像砍下来的木皮一样给丢去了。
毫不犹豫地扔出木头。
这块木头是在清早给劈的,劈得四四方方,菱角分明。
他劈的时候,两个老兄弟正巧上门拜访,本打算第二天再去卖的木材,只能马上往城里赶,至少能换一点酒菜。秋后的木材贵,天冷了,大户人家屋子高,若是不烤火可挨不住江南的阴风与湿冻。
所以,他上了山,碰到了逃难的可怜人。
现今坐看天下的是元人,南宋……
他走着,走得心里的火几乎要烧光整片松林。
他又转回去,想看看,不至于那么过分吧,终究不是战场,已是你们治理下的家园了呀。
等元人向远处追,他慢慢地走近落叶堆,看着躺在床上安睡的姑娘。
松林没有烧起来,但天似乎红了,因为他的眼睛红了。他有一双小眼睛,被遮在斗笠下,愤怒的时候,就会眯成一条细线。
这个山洞是他介绍的地方,可似乎那人带着孩子就要被围死在里面了。
他看清了元兵的装束。
有弓箭,二十把弓——不用怀疑元兵的射箭技术,他们就是靠弓马先后打下了金朝、西夏、大理、还有南宋。
两三个人,他绝对不会害怕,可实际上对方几乎有三十人。
最最重要的是,他赤手空拳,只有一担木材。
就如刚才费尽全力,也只砸得阿里婪头破血流,栽了个跟头。
他挑着扁担,飞快的向林子里跑,时不时地停下丢出一块块木头。
木头将追兵砸的哎哟哎哟地喊个不停。
但实际上更多像孩子般的打闹,没有一刀进去血哗哗淌出来要显得严肃与残忍。
由此一路的不真实,而在心理上,他已经感觉到了死亡。
这是很奇怪的一种预感。
就如知道寿命将尽躲进深山的老狼,一步一步算着距离,在死前找一个归宿之地,悄然闭目。
嬉闹的,梦境般的现实背后,有深入骨髓,阴冷绝望的大恐怖。
尽管借着树林错综复杂的地理躲去了许多利箭,但还是被两支锲而不舍的箭射穿了腹部与左腿。两箭刺穿在身上,他并未吭声,只是身子略微沉了沉,担着的木头许多掉落在地上。
前方有几棵较为突出的枫树,元兵们只见前面那个顽强的老头左绕右绕的,忽然就不见了。
他靠在一棵高大挺立的枫树下,踩着像火焰燃烧似的枫叶,血点点滴落,轻轻地喘息,在炽烈的艳美中,眯起双眼,握紧了扁担。
猎人不会将老狼追至死地,只会慢慢的榨干它的体力,让它的伤口不断流出新鲜的血液,到最后倒在地上任其宰割——若是追得紧了,老狼会返身搏命。
他就像被追急了的老狼,用轻功逃命,难以持久;被年轻的士兵追着,用六十岁老头的体力和二十岁年轻人的体力比较吗?
开什么玩笑。
能杀一个是一个吧。
他不会天真的去幻想自己能杀掉几乎三十个士兵,毕竟这是血淋淋的战斗,是力弱则死的搏杀。
战场的铁律就是将刀子 敌人的胸膛,或者被敌人的刀子砍掉自己的脑袋。
没有怜悯,没有沮丧,没有悲伤。
所以,他像雁门关外的石头,不发一声叫喊,沉默地挥动扁担,将无数木块飞射出去,砸得元兵阵形混乱。他宛如伺机猎杀的老狼,迈开脚步,飞快的接近敌阵。“啪”,扁担打在一名元兵的脖子上,直接打断了他的颈椎,一击毙命。
元兵持刀围上来,便见他将一条扁担硬生生地使出了大关刀的气势,当者披靡,一照面就砍到了五人。
关刀有砍、挪、拖、转、挂、走,六种诀窍,也是军中最常见却是最难精的门道。
等他用上走刀,顺势劈翻第八名士兵的时候,边上弓箭已到。
肋下中一箭,矫健如飞的身影顿挫,避过身边砍来的长刀,他甩出扁担,打在对方脸上,扁担弹了回来,伸手抄住,挂刀转身,挑翻一人,猛地劈将动物体内并不能自己产生电力。在此背景下下去。打得这名来不及起身的元兵尖声惨号,胸骨断了四根,其中两根刺穿肺叶,血从嘴里狂涌而出。
又是一阵箭雨,他抓过一人挡了侧面,不巧一支利箭刺穿了他的右腿钉入了大腿骨;这下子可真是疼煞,他浑身抖了抖。被拿来做挡箭牌的元兵还未死透,用余力倒转长刀刺入他的胸口——刀尖正对胸口中央的位置,在胸骨上顶住了。
他推开元兵,像挣扎在猎中的老狼,用最后的疯狂与狰狞击杀了三名士兵,然后被数支弓箭刺穿身子。
阿里婪捂着头上的伤,远远地赶来,见到这一幕,疯狂地叫嚣起来:“本将军不会便宜你这条老狗,必要将你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他低头看了眼心口上残留的箭尾,平静的脸庞,对着阿里婪,用一块石头般的冷漠说道:“你且等着,我先在地府恭候。”
没有解释,没有渲泄,他就像在述说一件既定的事。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他是要先到某个地方去,然后对着朋友说:嗨,我先过去了,你快点来啊。
尽管死了,他还是站着,挺着直直的腰板,身后不远处的那棵枫树在正面看过去,像是扶持着他的战友,一样的挺拔,一样的骄傲。
还站着的元兵相互看了眼,年轻人眼中莫名的出现了恐惧与敬佩——并不矛盾,宛似那火焰般的枫叶,在绚烂的艳丽中有着异样的凄美。
【五】
或许是杀人者的敬意,或许是杀人者的恐惧,在羊聿明平静沉默的脸庞上,似乎有一层不容亵渎的光辉。怕是走近了,他会将扁担再挥舞起来,像大关刀那样,劈得苍天都分成两半。
共 16099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他六十六岁被朝廷重新启用之时,然,他的被启用不过是一个招牌而已,南宋当权者并不重视他的意见,他对北伐忧心忡忡。他处境孤危,深感报国无门难有作为。一日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全词豪壮悲凉,情深义重,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本篇传奇小说取名《永遇乐》,意义深远博大。读完小说,给我内心带来的震撼非同寻常,尤其是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就拿最先出场的“小羊”来说,为帮助三个躲避元军追赶的同胞,被元兵追杀,一人面对几十个元兵,面无惧色,不是他武艺高强到能够以一敌百,而是身经百战的他把不利的形势看得很轻,把同胞的性命看得很重。“他像雁门关外的石头,不发一声叫喊,沉默的挥动扁担,将无数木块飞射出去,砸的元兵阵形混乱。他宛如伺机猎杀的老狼,迈开脚步,飞快的接近敌阵。“啪”,扁担打在一名元兵的脖子上,直接打断了他的颈椎,一击毙命。”“尽管死了,他还是站着,挺着直直的腰板,身后不远处的那棵枫树在正面看过去,像是扶持着他的战友,一样的挺拔,一样的骄傲。”就算死了,他也是一个站立的汉子。和小羊一样“汉子”形象的还有八个“兄弟”,尽管他们早已白发苍苍,但他们的心依旧热血沸腾。他们是大宋护国军的铁血神卫,各个身怀绝技。在大宋被元取代后,散居民间。或许他们真的累了,只想隐退江湖,闲适地安度晚年生活,但是元人真的会善罢甘休吗?当遇到不公不平同胞被欺压时,他们肯让自己罢休么?君听见否,“小羊”一边挑柴一边高唱“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唱的只是他个人的胸怀么?“小羊”的被杀害,成了一根真正的导火索,把他们心中的国仇家恨一起点燃。身怀绝技的八个老将誓死为小羊报仇,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顾抛家弃子,不顾年迈,不顾身家性命!这就是轻与重的对比与取舍,他们重的是同生共死的战友情,是民族恨是国仇;轻的是小家,是个体的性命。但是他们并不莽撞,而是周密计划,以七个血肉之躯迎战几百元军,只为确保战友能万无一失地杀死那个杀害朋友、占领国土胡作非为的元将军阿里婪。至此,轻与重得到完美结合。小说内容精彩,故事动人,传奇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也极具特色,给读者留下的不仅是悬念,更是震撼心灵的人间挚情,同时也是轻与重的一次次取舍与结合。纵观全文,作者文笔流畅,文辞精美,思路清晰,表现手法灵活多变,层层埋伏笔,主题刻画得极为深刻。实属佳作,倾情。感谢赐稿文字留香,期待您更多精彩!【:锦儿】 【江山部·精品推荐15052 0004】
1楼文友: 2 : 4:58 如仙,很好的小说,主题直击心灵!几乎每一个小节都是轻与重的结合和取舍,真棒!于我,你的小说是一次点评:心灵的洗礼,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谢谢你!编按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寂寞,是一种清福……
回复1楼文友: 11:0 : 6 编者按写的很好,看着觉得鼓舞,不过这篇文章有许多缺漏,就我个人而言有几处还是挺遗憾的,文如人生,许多还是由不得自己。感谢锦儿的编者按,祝安好!
2楼文友: 01:26:51 看过如仙三篇小说,之前的《灰》《风吟》以及这一篇,如仙的布局,情节的设置上总能出人意料。比如十四、十五章节的两次转折,前面看不到丝毫痕迹,却有伏笔,伏笔是在你看完转折之后才明白的。
其实这一篇我看到中间的时候,以为后面这帮老兄弟全部都会死,这样文章才会更深刻,这样设定也是必然吧。可后面却完全出乎意料,巧妙布局,最后以一个镜头留白,拉长余味。所有的人物和铺陈都直指最后,人物与环境,矛盾与高潮,皆伸缩有度。
如仙很善于写场景,很有画面感、镜头感,画面切换频繁,让人不会厌倦,如看一部短片,有身临其境之感。
而人物呢,也各有位置、特点,不旁落。文中写的是老人,状态却如少年,每个人都有故事,读时皆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扑面而来,迥异于他人小说里的表现手法,小兰、小强,小金、小幕等称呼也非常可爱,令人赞叹。
如仙的语言也很棒,有很好的语感。在表述的时候,从不多言,对话和描写恰到好处,不冗长,有意味,或莞尔,或促狭 直击心灵。
如仙的小说有历史背景,增加小说厚度;有诗词名句,增加文章情境;有对历史名人的缅怀,令读者向往。而这些皆点到为止,毫不突兀。
如仙还善于留白,小说整体诉求明确,不会因为表达的东西多而产生混乱。在主要诉求的基础上,总会有许多其他的意味。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老兄弟小羊救人而死引发的一段故事,这篇小说写轻重,委实漂亮。
仓促写个回复,个人理解,不当之处,不到之处,如仙给讲解讲解吧?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回复2楼文友: 11:44: 7 人生总在不断的选择,有的人越选择越精彩,有的人越选择越落寞;而在艺术上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点。我写这篇小说定故事线的时候是让八个老头一起从密道进入,然后来一个出其不意。不过这样的高潮显然俗了,用的也多了;此后过了一个多月,我也写了一半,把后面的故事线改了,改成了八个老头死去六个,还有两个找到机会夜闯将军府,可这样写篇幅就太长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结局看着很美好,但其实会失去最重要的一个点。然后我就一直陷入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纠结中。最后忽然想到了易容,想到了保全自己也才是比视死如归更有味道的一种表现。他们有家庭,有老伴,有热爱的事业,有放不下的情趣,有各种各样不能去死的理由,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好好的活着,这样或许会更好。
其实我很喜欢创作过程这样的纠结,思考,自问,找到答案,一次一次的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每一次都在问自己, 你到底要什么?
如果写完,我看过后,觉得满意,觉得这就是我要的,那这样的小说别人都说不好,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还有就是非常感谢凌云,因为他想了一个很好的题目,轻与重,正好给我一种感觉,将这个故事的尾巴给收住了。
楼文友: 12:0 :29 看完如仙这个小说,不得不再次佩服兄弟的学识渊博与手法凝练。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简直恰到好处的极点,不仅将环境塑造、人物性格、主题深化表现的酣畅淋漓,更将整部小说的艺术高度推向了制高点。准确的说,其实你的有一些伏笔我才开始就料到了,尤其是写信说将会有8个老头去取他头颅那一段,既然说好是8人,正面却只出现了7人,那么另外一人肯定早已不动声色的出现在了那个阿将军的身边了。正面佯装进攻,将所有的火力都吸引过去,这边冒充的活佛才有机会下手 不过我特别佩服你将历史人物、事件等一系列的诗句巧妙的穿 去,使得整篇小说不仅有理有据、而且十分耐读,堪称经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情节的塑造也十分的不错,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还有最后结尾处的那一段描写,给人留白空间很足,很多地方令人读过之后,再三回味。
问好如仙,感谢将如此精彩的小说分享给我们,个人觉得这个可以申报绝品了,欢迎大家在下面跟帖讨论。
回复 楼文友: 12: 5:40 你要不要这么聪明,我故意写7个人是让读者去想那个人进入密道被阿里婪发现该怎么办,再推出迦衍活佛。结果被你名侦探柯南了。。。。
看到你们的认可,我就放心了,真的不知道这篇小说怎么样,传上来还是蛮忐忑的。
4楼文友: 1 :02:00 原本我很不喜欢杀杀打打的 小说,自从看了然然的小说让我改遍了看法,然然一开头设下的悬念让我忍不住要探个究竟,让我越发喜武大小说了。
回复4楼文友: 17:00:08 只是想写里面的人物,也因为自己爱武侠,娟子姐姐能喜欢,然然很开心呢!
5楼文友: 22:50:09 如仙,我不懂小说,但是,还是非常认真地看完了,不得不说,仅这里面的众多人物,已经让我信服得不得了啦。何况,那些人物如此生动,如此鲜活,情节如此复杂,而场景的描写,更是如在眼前。如仙,最后还是想说,偶,太佩服了。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5楼文友: 17:00:44 谢谢素心姐姐的赞赏,我会继续努力写更多更好的小说。
宜昌治疗白斑的医院西宁哪里能治疗白癜风晋中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上一篇:藩国落雪古韵绮缭怨四声外二首
- 下一篇:藩国走出颓废的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