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瓜果新品引来阿拉成群
瓜果新品引来阿拉成群
本报 黄欣美
“阿拉去过不少地方,吃来吃去还是这里的梨最甜。”“就是就是,那个味道呱呱叫,我已专门来过好几次了。”……8月13日中午,在崇启大桥南出口处,一群刚下车的上海人围着惠萍镇果园村14组村民顾云冲的水果摊“评头论足”。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每人拎着满满一大袋子的梨满意离开,而顾云冲则催促老伴赶紧回家再送些梨过来。“最近每天都有好几拨上海爷叔来买水果,我一天要补好几趟货。”数着刚到手的钞票,顾云冲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顾云冲是果园村众多果农中的一员。在果园村,全村4752亩土地中,瓜果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梨树、桃树、橘子树、甜瓜、葡萄……应有尽有,多年形成的“瓜果经济”富了3000多村民。
果园村的果树种植历史悠久。1958年3月8日,“三八果园”在果园村正式成立。从此,果园村的果树经济蓬勃发展起来。“吃水果到三八果园,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果园村原党总支书记杨建春介绍,比起当时的农业大队,果农的收入要高出许多,“当时,村里的很多小姑娘不愿意嫁出去,外村的小姑娘要嫁进来,我们这里绝对抢手。”
在果园村,果农们在实践中大胆摸索,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尤其是崇启大桥通车后,果农们的瓜果致富经更是“背得滚瓜烂熟”。
俞方进是果园村的元老级人物,他种植果树已经有四五十个年头了。近年来,他十分重视阅读农业类报刊杂志,依照报刊上介绍的新品种、新技术,实施他的果树“革命”,相继培育出了半斤重的蜜梨、大圆果型的蜜桃、早熟在球场周边开发房地产项目无核的贡桔、粒大味美的葡萄。“我培育出来的水果新品不但在本地市场颇受欢迎,连上海的爷叔也经常慕名过桥来买。”俞方进介绍说,大桥没通车之前,每到瓜果成熟季节,他就和老伴走街串巷,吆喝卖水果,一天下来,老两口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大桥通车后,老两口一合计,决定不再满大街乱转,而选择在崇启大桥南出口处摆起了水果摊,做起了固定生意。“在这边摆摊,做的大多是上海人的生意,好多上海人一下车就直奔我的水果摊,往往一买就是20多斤。一天下来,最起码能卖掉300斤梨,生意好的时候,3天能净赚1000元。” 俞方进喜滋滋地说。
大桥通车,启东和上海两地间来去更方便,果园村的果农们也从中觅得商机,开始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高棚甜瓜。目前,全村甜瓜种植面积达200多亩,涉及80多家种植户。2组的施黄兵等对瓜果种植不断优化,甜瓜亩收入达到了1.8万元。
如今,吃上正宗三八果园水果的上海“阿拉”越来越多,果园村在上海爷叔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昔日宁静的小村庄,借着特色农产品的东风,赚足了人气。
婴儿腹泻贴什么牌子好
黑龙江白斑疯医院
新乡市治疗白癜风
- 上一篇:中国儿童房孩子成长的摇篮
- 下一篇:中国整体厨房家具未来5年将有2900万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