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何时才能走出围城生存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众多生产商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动汽车产品来争夺这一市场。但由于充电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 充电难 正成为限制行业扩张的 紧箍咒 。
深陷发展瓶颈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一季度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2.54万辆,同比增长 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1.11万辆,同比增长4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7257辆,同比增长近5倍;纯电动商用车46 5辆,同比增长近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2 74辆,同比增长61%。行业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下游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而充电桩数量只有约 万个,两者之比约为4:1,与1:1理想配比相去甚远。可以说,充电设施建设欠账严重。
有业内专家预计,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高速增长,且这样的递增速度在政策扶持以及低基数效应下还有望持续5年左右的时间,在此背景下,充电桩缺口或将达百万级(个),亟须加快充电桩建设速度。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72 座充电站,2.8万个充电桩。其中,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根据 十三五 规划,预计到2020年,集中式充换电站将增长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数量更将增长100倍达到450万个。由此可见,充电桩建设缺口相当巨大。
当前,充电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充电桩区域规划不合理,配套不完善,充电标准未能统一,要寻找对应的充电接口难上加难。由于充电站、充电桩点建设不到位,消费者在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就会有所顾虑。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少地方已建好的充电设施长期闲置,导致运营商亏损,积极性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由于现阶段电动汽车保有量较低,国家及企业兴建的充电站均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国家电宣布全面放开分布式电源并工程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开放四领域引入社会资本。这也是国家电首次向民资开放市场。业内人士预计,此举将促进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发展,到2020年将撬动2000亿元市场规模。
但民资介入后的市场前景却并不乐观。由于未能找到有效的赢利模式,各路资本对此反响平平。一方面充电不便导致消费者不愿购买电动车,另一方面充电设施无人问津又使得投资方不敢贸然投资,产业由此陷入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的循环中。
武汉白癜病医院来月经有血块肚子痛
惠州白癜风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