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选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建材选购

金翁河的深秋

来源:朝阳手机网 时间:2020.04.13

金翁河的深秋,苍凉而美丽。两岸因草木凋敝而开阔了,夏候鸟在和河流吻别。没多久,雨燕飞走了,野鸭也飞走了,大雁在编队。大雁们选择了一个明媚而晴朗的清晨,排着“人”字形的队伍起飞了。最后的两只东方白鹳选择了一个血色黄昏,开始了漫漫迁徙之徒。它们飞向天空,仿佛衔着一轮落日。这是迟子建老师的小说《候鸟的勇敢》中结尾部分的一个片段。

金瓮河苍凉的秋景与小说开头河边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大雁和东方白鹳选择起飞的时间也形成了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本质更鲜明、更突出。这种手法在小说中经常被作者使用,或是人物之间横向对比,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特征;或是一个人物前后纵向对比,揭示变化,突出主题。

《易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纵观《候鸟的勇敢》一书,书中人物并不复杂,有名姓的也就十几个。仔细读来,似乎每一个人物都无法用常人眼中的“好”与“坏”来评说,却又似乎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

张黑脸,金瓮河候鸟管护站管理员,因遭遇东北虎,被吓成了半痴呆。都说人有“七窍玲珑心”,大概张黑脸的心有六个孔都被蒙住了,只剩一颗爱鸟、护鸟的诚心。他的女儿张阔说,他把长翅膀的,当成了祖宗……

在他的眼里,鸟儿的每个翅膀都是一朵怒放的花儿!鸟儿的起飞可以让他脸热心跳。在他心里,鸟儿就是他的一切。当他发现储藏间网笼上挂着鸭毛,断定是管护站站长周铁牙偷捕了野鸭,也不顾前来拍照的蒋局长在场,就把鸭毛 周铁牙的鼻孔,并郑重“宣布”:以后管护站的站长不姓周,姓张了。秋日来临,他为受伤的东方白鹳心焦。看它顽强地起飞,他会欣喜;看它沉重地跌落,他会难过。他甚至拣柴、抹墙,做好了和这只东方白鹳留在管护站过冬的准备。

风雪中,当他和德秀师父发现被冻死的一对东方白鹳时,决定掩埋这对鸟儿的尸体。没有工具,他们就用双手挖坑。从中午一直到傍晚,即使十指流血,也在所不惜。滴滴鲜血滴在鹳鸟的白羽上,化作了梅花羽衣。

和他“成对”出现的是管护站站长周铁牙。之所以选中张黑脸来管护站工作,周铁牙并不是看上他对鸟儿的痴情,也不是看上他做事尽职尽责,就是因为他傻。在渺无人烟的候鸟管护站,在不菲的上拨经费面前,只有找一个“傻子”,周站长才可以为所欲为。

初春,绿头野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先飞回了金瓮河,他们在河面畅游,与爱侣耳鬓厮磨。它们哪知,一场阴谋已经在周站长心中酝酿。

入夜,周站长先在张黑脸酒中放了一粒安定……等他熟睡后,从储物间找出网笼,放在了野鸭栖息的灌木丛边。天还没亮,他就带着抓到的三只野鸭回了瓦城。

他把其中一只野鸭送给了林业局邱局长的老父亲,一只送给了自己的外甥女——林业局副局长罗枚。野味除了会带给上级不同凡响的味觉享受,也可以带给他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剩下的最后一只,他以六百元高价卖给了福泰饭庄老板庄如来。

就在野鸭被周站长当做礼品送人后不久,禽流感便携着沙尘和石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瓦城。管护站和松雪庵里的人都被隔离了。邱局长的老爹咳嗽、低热,病情持续恶化,最终陷入重度昏迷,终于不治。庄如来脑干大面积出血,未能抢救过来。两个人,一个死于重度肺炎并发多脏器衰竭,一个死于脑出血。

禽流感过去了,只留下了一个神话在瓦城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一群北归的大雁中,有一只翅膀上绑着弓箭,专门瞄准那些为富不仁者……

《候鸟的勇敢》一书,对比无处不在。从地理位置上看,候鸟管护站和松雪庵也具有对比性。一个在金瓮河南岸,一个在河北岸;一个在低洼处,一个在山坡上。松雪庵中,除慧雨师太外,还有一对尼姑:即本地的德秀师父和外来的云果师父,她们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德秀师父,本名张金秀,瓦城本地人。一张忠厚的脸,长胳膊大手。她生生是被“世俗”逼得出了家。她嫁过三个丈夫。第一个病死了,第二个外出打工犯了罪,被执行了死刑。从此,她落了个“克夫”的名声。第三任丈夫被吓得战战兢兢,总觉得老婆拿着把看不到的屠刀要杀自己,最后她只好提出离婚。唯一的女儿也说沾了她的晦气,和她断绝了关系。本想在树上吊死的她,在众人劝说下,变卖家产捐给庙里后,才来到了松雪庵。

白日,德秀师父一袭灰色僧衣,种菜、打扫、做饭,接待香客。夜晚,她手捧黄卷,独对青灯,那一声长叹中,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无奈!

苦命人怜惜苦命人。开春后,张黑脸从瓦城到管护站上班的第一天,就给三位师父送来自己自己腌的雪里蕻。他二人的第一次单独接触是因为一对从未见过的大鸟(东方白鹳)在庙里的三圣殿坐了窝,德秀师父来管护站报信,正赶上站长周铁牙偷猎了野鸭回瓦城去了。她趁他去给候鸟喂食的时候,做了一碗普通的疙瘩汤。可她真没想到,那碗像琥珀一样,既筋道又漂亮的疙瘩汤,竟然惹得张黑脸呜呜大哭起来。“俺好多年没吃过女人做的饭了,真是好吃得让人受不了啊。”他这样说着,哭得更凶了。就是这一碗疙瘩汤,让他们心中相互有了对方。

德秀师父第二次来管护站,是向张黑脸哭诉的。他的第三任丈夫大闹盂兰盆节法会。他之前就来闹过,说他又娶的老婆得了癌症,钱花了不少,命也没保住,现在人财两空。这全是因为沾过德秀师父的身,霉运还缠绕着他的缘故。他要求德秀师父隔三差五给他三五百块钱花,盂兰盆节法会那天,他脖子上挎了个帆布包,逢人就哭诉他的不幸遭遇。把松雪庵当成了他募捐的场地,这样下去,德秀师父还怎么在庙里住下去?

云果师父出家是自己选择的。据说她曾经是一个官员的情人,官员贪污腐败东床事发,她怕受牵连,就把名下官员送的房产,过户给了弟弟,自己剃发做了尼姑。她有一个爱挑眉毛的毛病,因此香客们说他修行不深。她第一次到管护站,夹着一卷《金刚经》,僧袍上还别着顺路采来的风铃草的紫色花朵。他来并不是给管护站的人读经书,而是因为管护站旁新建了一个候鸟研究所,研究所里不仅有发电机,还有一位青年才俊石秉德。那晚,在研究所发电机的轰鸣中,她还真念了两小时经书。德秀师父来接她,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管护站。

云果师父第二次来管护站时,发现研究所已经换了另一位相貌一般的青年曹浪,就早早回去了,而且再也不愿意来给他们送东西了。

同样动了凡心的两位师父,德秀师父是自责的,她认为自己会受到惩罚,并时刻准备着接受惩罚。为此,她的心在煎熬,身体在消瘦,说话也如张黑脸一样,越来越让人听不懂了。她甚至主动约见张黑脸,认为罪过再深一些就会立刻受到惩罚。而云果师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不对,她以云游为名,离开了松雪庵。不知是受不了清规戒律还俗了,还是去寻找石秉德去了?

经典小说中,使用横向对比手法的不计其数,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举前的唯唯诺诺和胡屠户的蛮横嚣张,《孔乙己》中酒客们的笑和孔乙己的悲惨,可如迟子建老师《候鸟的勇敢》中如此大量使用横向对比的,实在不多见。从大方面讲,瓦城的繁华与管护站的幽僻、采达子香卖钱的人与管护站和研究所维护环境的人都是对比;从小方面讲,松雪庵两位师父对在三圣殿坐窝的东方白鹳的态度、候鸟研究所的石秉德和曹浪对待候鸟的态度也是在对比。

对比,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让人清楚地感到:清醒者污浊不堪,混沌者赤诚可贵;

一句俗语讲了几千年:“同林鸟,鸟同林,大难到来各西东。”可这对东方白鹳却是痴鸟,雄鸟被偷猎者的强力胶粘住后,挣扎中一条腿骨折。被候鸟研究所的研究员石秉德救下后,它依然拖着受伤的躯体,一次次试飞,却又一次次坠落;雌鸟在护送幼鸟到达越冬地后,又长途跋涉返回金瓮河边,寻找自己的伴侣,最终双双丧生在突至的暴风雪中。

比痴鸟还痴的人——张黑脸和德秀师父,也在风雪中迷失了方向。

我合上《候鸟的勇敢》一书,努力克制着自己,不想让泪水溢出眼眶。五十岁,本该是胸中容得下世界的年龄,怎么可以如此轻易被感动?我真不知道是自己有一颗柔软的心,还是迟子建老师的文笔太动人。

夜已经深了,书中的人物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徘徊,且越来越清晰。他们“成双成对”从我面前走过,或留下匆匆的脚步声;或在我面前絮语,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两仪初生天地明,善恶自有众人评。痴鸟已逝,愿文中的痴人能走出风雪,迎着夕阳,勇敢起飞!

共 28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编者未曾读过迟子建老师的《候鸟的勇敢》一书,读完梓烨老师这篇赏析文,瞬间生出了要读一读,要好好读一读的冲动。梓烨老师从小说中的各种对比入手赏析,对人与人,人与物,横向与纵向等各种对比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更可贵的是,在这种赏析中实际贯穿了全书情节和人物的解读,甚至是主题。读完赏析的人,会被文中的人物感染,被文中的故事感动,正像作者说的,“我真不知道是自己有一颗柔软的心,还是迟子建老师的文笔太动人。”我借过来,不知道是我太聪慧,还是梓烨老师赏析得太到位,反正,我被深深打动了。推荐阅读。【编辑:只留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10 0002】

1 楼 文友: 2018-10- 0 10:06:12 一篇生动细致,专业老到的赏析文。感谢赐稿看点。

回复1 楼 文友: 2018-10- 0 15:2 : 6 感谢阳光社长百忙中编发小文,精准的编按让我折服。

2 楼 文友: 2018-11-0 22:50: 5 恭喜总编老师获得精品!好厉害哦!

回复2 楼 文友: 2018-11-0 2 :58: 2 做梦?啥情况?我自己都放弃了,就你说的,没意思。

 楼 文友: 2018-11-04 10:14:5 仅一篇赏析,就让人如同读了原文,更使人学到了对比的艺术手法。感谢梓烨灼灼老师的赏析。

回复  楼 文友: 2018-11-04 12:4 :10 感谢潜龙老师留评,祝创作愉快!手术后便秘怎么回事补肝补肾的食物有哪些宝宝中暑

效果比较好的儿童止咳药
小孩咳嗽感觉有痰咳不出怎么办,用什么药好?
月经量多吃什么食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