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荷塘冬之恋曲征文回家过年的惊喜小小说
摘要:雅琴的儿子眼瞅着也大了,这刚刚松一口气,还得张罗给儿子买婚房,哪有心思养二胎呢?娘啊!娘!说啥你也得把小囡囡给我送走!雅琴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饭,就是吃不下,心里始终在捣鼓着这事。 “琴儿,今年该回家过年了吧!娘想你了,还有我那大孙子。你说啥也得早回来啊!娘有一个大惊喜给你!”
雅琴还在上课,婆婆就打来了,幸好孩子们“叮叮当当”的钢琴声淹没了婆婆那土得掉渣的老家话。
雅琴和丈夫小强是06年去了上海的,这一去就整整十年了。小强是村里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那年毕业分配到一个偏僻的车站,一天也接不了几次站,钱也挣不了几个,感觉日子恓惶,混日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雅琴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在小镇上教幼儿弹钢琴。眼看着儿子上小学了,夫妻俩不想让孩子在村里上学,雅琴知道村里的老师其实都不怎么样,就鼓动丈夫干脆辞职算了,凭自己的本事去大城市应聘去。
第一年,小强去深圳铁路参加了面试,结果没通过,心情有些沮丧。第二年,正赶上高铁大批筹建,小强去上海铁路应聘,没承想一举成功了。小强善于钻研,铁路电气化的大学毕业证书,小强就理所当然成了岗位能手。铁路上工资待遇也高,没几年,小强就在上海买了房。老家借了一些,双方父母资助了一些,自己又贷了些款,花了一百多万。雅琴还是干老本行,找了家环境不错的幼儿园,还是教钢琴。
自从小两口有了房,老家接二连三的来人,来大上海开开眼界。七大姑八大姨,叔嫂弟媳,一年像赶趟似的。先开始的时候,觉得还蛮亲切的,老家人还能迢迢万里的带些红枣小米之类的土特产。雅琴在私立的幼儿园任教,自己的钢琴水平毕竟是半路出家,比起那些城市八零后的童子功,雅琴是这辈子也甭想弹得比人家好。雅琴省吃俭用惯了,再加上从农村来的,穿衣打扮有些不讲究,更不用说什么大牌了。于是,同事们背后就叫她“乡巴佬”。老家来人,认不得路,不知道怎么坐地铁,雅琴除了礼拜天根本请不了假,于是不得已就得找理由。请事假要扣工资的,还得影响年终评审,但雅琴没办法,总得陪着老家人上上东方明珠,逛逛南京路,带小孩来的,还得去去新开业的迪士尼乐园。精打细算省下的几个钱,招待老家亲戚就花费了不少。雅琴戏谑自己是“新一代移民”,仅有两居室的小窝,只要一来人,儿子就得打地铺,心里实在是不落忍。
十年了,雅琴两口说好两年回一趟家过年。小强家姊妹七个,算个大家族。雅琴家也姊妹三个,可雅琴家只有一个弟弟在老家,不管自己还有多少房贷,也不管大城市的花销有多大,自己买房也是借了亲戚蔬菜与鳝鱼爽口清脆们一些的。回家了,除了一大群孩子的压岁钱外,就得每家买礼品,上门拜年走动一下。双方父母年纪也大了,一家给二千元,这是小两口商量好的。这几年,上预订票,再不用提前十天天不亮去预售点排队买票了。一方面还得算好放假的日期,一方面还得看哪一天有票,真够闹心的。这样粗略一算,两万元就出去了。
雅琴买了很多上海的特产,还给小侄女买了新衣服。这几年,弟妹叔嫂几乎都有私家车了,太原一下站,就看着小姑子开车来接。浩浩荡汤的春运大军里,提着沉重的行李,大家推搡着拥堵着,终于披荆斩棘冲出了重围。雅琴的婆家和娘家一个在村口,一个在村的顶里头,路过婆家,雅琴没有不下来的道理。这么多年,婆婆和公爹节俭惯了,供孩子们上大学,至今还住在老房子里,没有大暖,还得生土暖气。雅琴搬进新房子的那一年,雅琴死拉硬扯地让公婆去了一趟大上海。走到东方明珠下,雅琴刚要买票,公爹死活就是不上去。当年世博园里六元一瓶的矿泉水,婆婆硬是舍不得买,中暑了,雅琴花了好几百块给婆婆输液才算治好了。
小强还有一位八十六岁的奶奶,年前的时候,奶奶摔了一跤,造成了股骨颈骨折,也不能手术。公爹今年就整七十了,成天价侍候奶奶。雅琴走进院子,院子里显得有些狼藉,家里姊妹们早就都搬到了镇上,院子里就显得格外冷清。公爹种植的菜园子里裸露着僵硬的泥土,靠墙的鸡窝里堆满了鸡屎,几只老母鸡慵懒地晒着太阳,空气中呛鼻的鸡屎味道横冲直撞。雅琴抽了抽鼻子,径自朝着婆婆屋里走去。婆婆却抱着一个娃撩起门帘子喜滋滋地走了出来:“琴儿,你看这小囡囡,长得多可爱。娘寻思了,国家都放开二胎了,可你两弟妹都不准备要,气死娘了。娘打算给你咋样?”
雅琴一听这话,诧异得半天没回过神来,“娘,这……这就是你说的惊喜?”雅琴这才想起,娘说回家一定给她一份大大的惊喜。
“你看,村里四十岁的都赶末班车,抢着生二胎,你一个弟弟在大城市,死活不生。你小弟妹身体不好,也不生。娘倒不嫌他们都是女娃,可现在想抱个男娃比登天还难!”娘把小囡囡放在炕上,一边给喂着奶粉,一边说起她的大理论来,“你是个男娃,这几年,娘先替你养着。这是你八姑第三个孙女了,嫌是个丫头,要送人。娘就寻思,你这几年条件也好了,我和你爹再帮衬着点,没几年,孩子就弄大了。你有个贴身小棉袄,你老了就知道有多好了。”婆婆一边说着,一边冲着小囡囡“咯咯咯”地逗乐。
炕上原本就躺着一位不能动的老奶奶,公爹得端屎端尿侍候着,婆婆又弄回这小囡囡,屋子里乱得一团糟。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雅琴已经入不得眼了,眼下早已是年关了,院子还没清扫,炕上摞着的被褥乌黑一片。
雅琴气不打一处来,“我说,娘,这娃,哪里来的送哪里去!你真是吃饱撑的!”雅琴撩起门帘子“嘭”的一声甩门而去。
“琴儿,你咋就说不通呢!”婆婆一手拿着奶壶子,追出了院子,雅琴头也不回地向着娘家的方向走去。一回家,雅琴就一边哭着一边一五一十地和母亲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母亲听了就说:“你婆婆信奉多子多福,三个儿子只抱得你一个孙子,打心眼是见你亲。她觉得,这样是为你好。”
思来想去的,雅琴觉得母亲说得多少有些道理。婆婆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小强家弟兄仨个个有出息,都考上了大学,去了城里,但村里的后生结婚后都生了二胎,唯独小强家弟兄仨都是独生子。婆婆生了七个孩,四个妮子嫁了邻里八村的,也都生了二胎,婆婆就说自家家丁不旺,就想着法儿想让兄弟仨也有个二胎。
腊月二十八,呼啦啦回来一大群人,家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小姑子看着小囡囡,婆婆腾出手来,又是买鸡又是买肉的,屋子里弥漫着久违的馨香。雪白的馒头蒸出来了,八大碗也做齐了,院子里房檐下腊肉挂了满满一窗。姊妹几个七手八脚地把家里家外收拾得焕然一新,春联贴起来了,灯笼也亮了,满院的欢声笑语,但雅琴就是高兴不起来,雅琴的儿子今年就要高考了,要二胎已经是为时过晚。虽说这几年小强挣了一些钱,房贷还得差不多了,但大城市开销大,花钱的地方多。上海人又很势利,雅琴想准备买车,又不想买太廉价的。这村里的人们也都买上车,有的甚至住上了别墅。你看村口的二丫,那年连县城的高中都没考上,身上还穿着上万的貂皮大衣。雅琴觉得自己处处出类拔萃,咋的连二丫都不如呢!可要个二胎,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年头,好多人家争先恐后地生二胎,这年过的,惶惶然的。
年夜饭依然人声鼎沸,但话题最多的,就是谁家二胎又生了个丫头片子,把老两口脸都气绿了,谁家又生了个带把的。这还不把家里人愁死了,城里房子上百万呢,将来咋能给买起房娶起媳妇呢!雅琴的儿子眼瞅着也大了,这刚刚松一口气,还得张罗给儿子买婚房,哪有心思养二胎呢?娘啊!娘!说啥你也得把小囡囡给我送走!雅琴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饭,就是吃不下,心里始终在捣鼓着这事。
共 28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耐人寻味的情感小说。小说讲述了雅琴回家过年时,婆婆给她抱了个二胎女儿,令她心情很是郁闷。临近年关,婆婆着急让儿媳从上海回来,说是有惊喜给她。雅琴和丈夫小强是06年去了上海的,这一去就整整十年了。虽然说在上海买了房子,但也欠了不少的外债。家里的亲戚们隔三差五的到上海来,雅琴得请假招待。虽然精打细算,花费还是不小的。雅琴戏谑自己是“新一代移民”。为回老家过年,雅琴买了不少上海特产,给小孩子们买了新衣服。回到婆婆家,公爹正侍候摔伤的奶奶,婆婆则从屋里抱出一个小女孩,原来婆婆见他们不愿意生二胎,就从别人家要了一个女孩,说是替儿媳先养着。看着屋里乱作一团,雅琴气得甩门而去。后来,静下心来,想想婆婆说得也有道理。但一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想到自己房贷还没有还完,上海花钱的地方又很多,就有了心事,寻思着怎么处理这件事。小说语言具有地方特色,方言的引用,妙趣横生,给小说锦上添花。这个要来的二胎女儿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的确令人深思,让人纠结。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阿巧】
1楼文友: 11:16:5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11:21:15 小说以回家过年为背景,描写了现代人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尴尬。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楼文友: 11:21:40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新疆白癜风乌鲁木齐妇科医院哪家好安康治疗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藩国小编收集了关于生死关头的近义词
- 下一篇:藩国卓文君名言名句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