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品牌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品牌

铁腕治污唤蓝天2016黑龙江环保大事件回生存

来源:朝阳手机网 时间:2020.05.11

铁腕治污唤蓝天 2016黑龙江环保大事件回顾

2016年,对于黑龙江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难忘的一年,在各级环保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助力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空气质量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提高、“水十条”考核的断面98%达到2020年国家水质目标要求,土壤环境治理总体优良。  2016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这一年,黑龙江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提高,松花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三类,“水十条”考核的断面98%达到2020年国家水质目标要求,黑龙江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  这一年,环境保护主体得到有效落实。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省长陆昊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郝会龙,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海涛,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爱文督导检查,积极推进工作落实。  这一年,优化发展环境氛围更加浓厚。黑龙江省环保部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得到及时批复。  这是不平凡的一年、难忘的一年,各级环保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留下了很多故事、很多感动,也带来了很多期待。2016年,只是历史长河的瞬间,然而,这个瞬间丰富了黑龙江环保人的记忆,这是值得永久珍藏的记忆。  1 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  2016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省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  王宪魁表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大自然恩赐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依托,黑龙江省上下将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抓手,推进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产业富省惠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使黑龙江省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2 中央环保督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2016年7月19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黑龙江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黑龙江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力配合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督察组共约谈干部32人,问责党组织13个、单位20个、干部560人,其中立案处罚220件,责令整改1034件,拘留28人。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决策部署及整改要求,2016年11月3日,省委、省政府对齐齐哈尔、牡丹江、伊春、鹤岗、绥化等5城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受理信访举报104件,提出整改意见132条。中央环保督察推动解决了一批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存在的“热点”“焦点”“难点”生态环境问题。  3 党委政府环保“一票否决”  2016年9月9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明确提出了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要负总责,涉及到的40个部门要各司其职,对工作不力,造成环境损害和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个人及部门,都将实施“一票否决”制和严格的问责制。这些措施的出台,对环保工作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4 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多  2016年2月15日,黑龙江省审议通过《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方案提前将PM2.5作为约束性指标,对省辖城市进行考核。  去年,黑龙江省空气质量年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为91.5%,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PM2.5 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下降7微克/立方米;PM10 年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下降11微克/立方米。  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构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体系,降低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门槛,建立哈大绥联防联控机制,同防同控重污染天气。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全年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4.2万辆,完成年任务量的118.2%,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210台,完成计划的147.1%。  5 以支促干治理重点流域  2016年5月23日,省政府批复《肇兰新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6~2020年)》,到2018年,肇兰新河点源污染排放大幅削减,沿岸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杜绝污水偷排及垃圾沿河倾倒现象;到2020年,消除黑臭,基本解决对两岸居民造成的直、间接环境危害;到2025年,水体达到景观用水功能。  2016年,兴凯湖和穆棱河水质较基准年实现较大幅度改善,五大连池由轻度富营养改善为中营养,镜泊湖水质整体有所好转,达Ⅲ类水质标准。肇兰新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项目已启动55个。组织开展阿什河流域现状调查和环境保护专项督察,阿什河氨氮浓度下降至3.48毫克/升。组织开展穆棱河、呼兰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共扣缴生态补偿金4710万元,补偿2700万元。  6 保护区再增“国家队”  2016年5月2日,国务院批复翠北湿地、碧水中华秋沙鸭、北极村和公别拉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年底,黑龙江省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1个,其中国家级40个、省级84个、市级55个、县级72个,总面积达805万公顷,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17%。  当年12月30日,黑龙江省政府印发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黑龙江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落实43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43项,编制完  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黑龙江省深入开展生态省建设,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26个、生态村16个,命名大庆、伊春、齐齐哈尔3个省级生态市,69个省级生态县(市、区)。  7 “土十条”启动  2016年12月30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讨论稿)》,该方案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确定了10方面34项主要任务。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风险点位布设试点工作力度,全年共布设监测点位167个,初步建成332个风险点位、1158个基础点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络,开展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  8 优化服务审批权限下放  2016年5月4日,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优化发展环境意见,环保部门按照分级审批要求,对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试行豁免清单制,共下放6类报告书、全部报告表项目,登记表项目实行备案管理。黑龙江省实行集中受理、一站服务和限时办结项目,审批效率不断提高,中俄天然气管道、绥芬河机场、牡佳铁路等10余项重点民生项目均获批复。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全部实现完成脱钩改制。  9 重典治污严惩违法行为  2016年5月16日,因违法排污,环保部门对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做出按日计罚行政处罚500万元,全年共处罚金1510.66万,成为黑龙江省被行政处罚金额最高的企业。11月18日,环保部门对鸡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做出按日计罚行政处罚250万元,全年共处罚金1460万元,成为黑龙江省被行政处罚总金额居黑龙江省第二的企业。  2016年,黑龙江省环保部门开展“冬病夏治”“百日攻坚”、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仓”、排污费征收“清缴”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1万人(次),检查企业7000余家(次),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4万个,清缴排污费1265.8万元,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94起,罚款总额1.1亿元。完成两次东北地区边境辐射应急监测,成功开展辐射应急综合演练,安全收贮闲置废弃放射源147枚,转移处置危险废物9.9万吨。同时,黑龙江省在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中,黑龙江省1.4万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清理整顿,包括淘汰关闭类1282个、整顿规范类4558个、完善备案类8198个。  10 大气源解析结果发布  2016年8月20日,黑龙江省13个城市全年PM2.5、PM10源解析结果出炉。该项目历经两年,对13个省辖城市18个环境受体点位、704个各类污染源点位采样,共采集3千余个代表性样品,分析5万余个数据,通过CMB模型进行演算并通过其他模型相互验证,最终完成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源解析研究工作。  结果显示,对PM10和PM2.5贡献最大的污染源均为固定源中的燃煤尘污染。总体来看,13个城市采暖季燃煤源对PM10和PM2.5的分担率和贡献浓度均远高于非采暖季;采暖季机动车、生物质的分担率略高于非采暖季,贡献浓度高于非采暖季。

常吃什么能预防经间期出血
山东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药物性肝损伤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