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合成橡胶市场产能过剩问题棘手困局待解容易
全球合成橡胶市场产能过剩问题棘手 困局待解!
6月25日,综合海外媒体报道,前不久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协会(IISRP)年会在美国西雅图召开,该协会项目总监Roxanna Bauza-Petrovic表示,无论从供应还是从需求看,全球合成橡胶(SR)行业依旧是由亚太地区主导,虽经持续整合,产能过剩问题仍十分棘手,尽管2018年较前几年有所缓解。
从区域产能来看,亚太地区控制着全球合成橡胶总产能的56%,其中中国占27%,亚洲其它地区占29%。“大部分新建及扩建项目都来自亚洲其他地区,自2016年底开始占比超越中国。这种趋势将会延续下去,尽管中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Bauza-Petrovic说。
轮胎弹性体产能目前占合成橡胶产能的比例高达60%。她同时指出,受高性能轮胎需求的推动,过去5——7年中,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聚丁二烯橡胶(BR)的增速超过了所有弹性体,导致过去几年出现产能过剩局面。
尽管出现产能过剩状况,但过去几年开工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从整个合成橡胶行业看,开工率由2015年的71%升至2017年的73%,2018年达到了74%。其中轮胎弹性体开工率由2015年的63%相继升至2017年的70%和2018年的71%。另一方面,非轮胎弹性体2015年的开工率为81%,两年后则下降到了76%,而去年又回升至78%。
全球合成橡胶产能大部分为少数企业占有。2014年,共有25家公司控制了80%的产能。一年后,23家公司占有了80%的产能,而2018年仅21家合成橡胶生产商占比即达80%。目前,全球合成橡胶总产能为2040万吨,大公司产能仍在增长,扩建其生产设施,已有一些合资企业成立,不过也看到了一些工厂关闭。
在这些大公司中,阿朗新科(现为沙特阿美全资拥有)排名第一,产能略高于200万吨,排名第二位的是中国石化,产能为150万吨。其后依次为,中国石油为129万吨,锦湖石化为119万吨,埃克森美孚为98万吨。
并提出了纠正的建议。但在人情关系 按2018年产能排序,聚丁二烯橡胶(BR)占22%,乳聚丁苯橡胶(ESBR)占22%,溶聚丁苯橡胶(SSBR)占11%,三元乙丙橡胶(EPDM)占11%,丁基橡胶(IIR)占10%,聚异戊二烯基橡胶(IR)占5%,丁腈橡胶(NBR)占4%,氯丁橡胶(CR)占2%。
IISRP预计,今年价格和原料供应方面的波动将减小。Bauza-Petrovic称,油价是合成橡胶生产商的原料价格和利润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但IISRP预计今年石油价格有望保持稳定。
丁二烯历来是市场上波动最大的化学品之一,但2019年情况却未必会如此。“预期全球有3个地区的供应将保持稳定。”她说,“企业会花一些时间进行维护,但我们仍期待供应和价格保持稳定。”
天然橡胶(NR)供应充足及价格持续低迷,将继续给合成橡胶生产商带来压力。据称,乘用车轮胎耗用合成橡胶较多,而卡车轮胎、航空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等大型轮胎耗用天然橡胶则较多。从某些终端市场来看,轮胎行业的替换需求仅略有增长,而原配轮胎需求更是下降了2%。
汽车行业依然是合成橡胶的主要推手,汽车行业正在开始向互连、电动和共享移动等替代方案的长期转型。“对未来移动出行技术的投资步伐在加快,美国在这方面居领先地位,而中国紧随其后。”Bauza-Petrovic说,“未来的移动出行革命似乎要来得更早些,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宁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萎缩性胃炎怎么治
天津宫颈糜烂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