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杨柳白洋淀的守望者小说
摘要:北方明珠白洋淀是每个中国人充满想象的地方,从小兵张嘎、雁翎队和孙犁先生开始,人们就记住了这块水地。如今他们生活的怎么样?请随我的文字慢慢走来!! 小岛村是白洋淀最东边一个四面绕水的村庄。他是哪个年代的产物,是谁发现的这块土地,先人是何时来到这里生活繁衍,已经没有历史文献去考证。可在世事大爆炸的今天,小岛村依然秉承着出门串村坐船,与世隔绝的神秘。但是青砖老屋烟囱里冉起的炊烟、夕阳里叶叶满舱而归的渔船和聚龙码远行买卖苇席的船队……让幽静的小岛充满着浓郁的生活味道。
进入新世纪,白洋淀因水供给不足,曾经“烟波浩淼、日进百斗”的鱼米之乡,经历了两个夏天残酷的炙烤后,成了一个苟延残喘的病人。船进不来也出不去,无数渔船闲置在白洋淀裸露的浅滩上,人们的生活受到了重创。小岛村虽然有清鲜的空气、清醇的用水和桃花源似的环境,可这些不能当饭吃。自古没有田地的人们,吃得、用得、穿得都是用花花绿绿的钱币去交易。为了生存,很多在这繁衍了不知多少代的老街坊搬走了,可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永远留在小岛村,坚守自己的家园。
尤玉珍就是其中一位守望者,刚嫁到小岛村时,她满头乌亮油黑的卷发像是长势良好的一棵菜花。村西头的田小艳给她取了绰号——尤菜花。如今她的卷发已是斑白,纤细的身体也弯了。时间一晃,她嫁到小岛村已经46年,从国家允许自由买卖起,尤玉珍不再编席子,一心都铺在调料品生意上。就算是苇席最值钱的年份,她也是用闲暇的时间给闺女帮忙,织织边边沿沿,打打下手。
每天下午2点钟,尤玉珍上街早摆好调料摊,她喜欢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活计,望着绵延百米的各种小摊和如织人群;特别是赶上生意忙碌时…是那么幸福愉悦的事。
在小岛村,尤玉珍和生玉米面的调料、胡大海的猪肉、懒大胡子的点心、马虎李的馒头和气死驴的小百货等,是村里数得上号的老招牌。尤其是尤玉珍和生玉米面,他们卖调料明里争暗里斗20多年。不过他们同行不是冤家,两人最多用正派的小算盘、小伎俩给对方穿会儿小鞋。
生玉米面的本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田小艳,可这人讲话不紧不慢、阴阳怪气的,尤玉珍也给他取绰号——生玉米面。话从田小艳口里溜出来,如果你不去琢磨感觉可受听了,可是经大脑里过滤后,仔细一琢磨会气得背了气。可是尤玉珍对付他有一套,她总向人夸耀自己蒸玉米面窝头、饼子一绝。
本来田小艳舍不得他的调料摊,也习惯了每天和尤玉珍竞争的日子。但是,前几天调料摊他让儿子继承了,原来生玉米面发现了一条绝佳的致富路——卖狗。田小艳家养了只灰色小豺狗经常闯祸伤人。老伴要他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处理掉。田小艳想到赶集卖狗,他找来老伴的染发剂和闺女不用的口红、化妆品,竟然鸡犬不宁的给狗化起了妆:抹上了染发剂、焗油和上口红…
经过半宿的折腾,狗真的变了样,跟所谓的名犬还真有一拼。当生玉米面把狗牵到西大坞集市上没多久,一个纤维布厂的大老板摸着顺滑狗毛,当下掏出2000块钱,牵走了他精心打扮的小豺狗。
回家的路上,田小艳把船撑到聚龙淀的小堤子,数着20张卖狗的粉色钞票。心里美不够的盘算着:一只化装的小狗2千,两只就4千,那10只就2万……这还了得。尽管聚龙淀里凉风习习,可他却兴奋的全身冒汗。当下决定放弃调料摊,改行卖狗。
吃过晚饭,田小艳叼着烟袋去尤玉珍家串门。此行目的,除了炫耀自己卖狗的收获,最重要的是尤玉珍家的大黄狗下了十只狗崽…
“珍嫂子,今天赶集把我养的那只小豺狗卖了,你猜卖多钱?”田小艳眼睛里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生玉米面,狗和猫可是人的伴儿,去年我那只白底黄花猫吃死耗子毒死了,我心疼的差点得了脑子病,你怎么贩卖起狗来了!”尤玉珍并不支持他。
田小艳心里暗骂着:这个尤菜花光抢白我。可是为了要狗,他只得收起得意:“我也不想卖,可那只死狗出去光惹事,干巴他妈让我务必把它处理了。你不知道,当人家牵走时我心疼的心肝肺都疼!今天过来我就是跟你要狗,弥补我空落落的心!”
尤玉珍反复的叮嘱:“这几天,我这正发愁怎么处理这么多小狗。不过给了你可别糟蹋它们!”
“老嫂子,你一百个放心,狗到我家,我吃啥它吃啥!”田小艳一百个应承,其实他早另有打算——狗牵走就是我的以后你管不着。
田小艳抱狗时,大黄发疯似的叫唤护着小狗,吓的他不敢靠前。尤玉珍摸着大黄的头像是安抚孩子似的:“大黄啊!你一下生了10只狗崽,咱们照看不过来,把它们给个好人家才不受罪!”……大黄好像听懂了主人的话,叫声渐止。当田小艳抱走其中 只小狗时,大黄又开始叫尤玉珍把它劝住,自己走回屋里却哭了。
田小艳怕大黄追过来,只得绕着后院走。突然眼前一亮,在长满荷叶的水池子沿上发现一大盒染发剂,四下瞧瞧没人顺势带走。
白洋淀彻底干了淀,鱼虾绝迹、荷塘苇塘裂了口……人们都失业,生活没了着落。一夜之间,小岛村竟然多了很多小商贩。为了揽住顾客,几家老字号的掌柜,都改掉自身的毛病:胡大海的猪肉三更半夜不注水了;懒大胡子把蓄了几个月的胡子刮了;马虎张的帐码清楚了;倔死驴成了和气老。现在小岛村的生意很难做,特别是卖调料。生玉米面的儿子小干巴和二喜,入行的当天为争地盘骂了娘,亏得尤玉珍出面好说歹说才将他俩劝住。可他们的竞争还远远没有收场,而且愈演愈烈。
第二天,他俩拿着自制的扩音器对着叫嚷:“买小干巴一瓶醋送花椒一包。”“买二喜一瓶醋送酱油一瓶。”……最后发展到卖调料倒贴的地步,村民们像一窝马蜂似的,将小干巴和二喜的调料摊围的水泄不通。他俩比赛看谁倒贴的多,最可怜的是尤玉珍,一下午连个花椒粒也没卖。她身旁的大黄只管趴在地上闭目养神,不掺合人间凡事。
这场景吓得做了半辈子生意的老掌柜们不敢靠前,可尤玉珍插着小蛮腰站在临街的台阶上叫着:“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小干巴、二喜你俩把咱小岛村的脸面都丢光了,在这么卖早晚得出了人命。”尽管她嗓子够亮够响,可人们还是疯了似的从小干巴和二喜那领免费的调料,根本没人理她这一茬…
不受放生、融合宠物的影响) 六界乱这边乱的已经没有了头绪,突然街北烈士祠一片喧哗,田小艳气喘吁吁的叫骂着,在后边追赶几只疯跑的小狗:“兔崽子快给我停下!快停下!累死我得了!”三只小狗身上涂着一层黑糊糊的东西,狗毛横七竖八得抹的到处都是。
人们都聚拢过来,突然有人不可思议的叫到:“生玉米面不光说话有一套,而且做事更觉,它竟然在狗嘴上涂口红,身上还刷了一层染发剂,他想干什么啊?”人们哄堂大笑的同时,发现三只小狗难受的在地上打滚呜鸣。它们痛苦的样子,没人在笑的出声。
突然,大黄像个勇士从台阶上蹿过来,猛得叼住田小艳脚下的黑布鞋,吓的他色如白纸,挣扎着脱掉鞋,光着脚绕到儿子调料摊的后面。大黄不依不饶地吠叫着追赶,免费领调料的人们都被这场人狗大战驱散。小干巴看着失魂落魄的父亲,抄起棒子将大黄打倒。大黄重重的跌倒在地上,它挣扎着站起来,誓死向小干巴的调料摊撞去。只见货架上的醋瓶子、酱油瓶子、香油瓶子、花椒、大料、十三香等从半空中纷纷掉下来。为躲避灾难人们惊惶的向四周散开,可是因为躲闪不及撞倒了二喜的调料摊,他的各种调料也毁于一旦。
红了眼的小干巴和二喜,怒气冲冲的想治大黄于死地。尤玉珍吃力的端来一大盆水厉声骂道:“混小子,给我住手!”大黄跌跌撞撞的跪倒在她跟前,已是奄奄一息。
尤玉珍把三只还在地上打滚的小狗,放进大盆里给它们冲洗。围观的人们都援助大黄,小干巴和二喜则你一言他一语的向尤玉珍要赔偿损失。
“什么!让我赔偿!问问你老子生玉米面答不答应!”尤玉珍把那盒染发剂摔在地上。田小艳怯生生地躲在胡大海猪肉摊后边。尤玉珍拎起小干巴自制的扩音器:“生玉米面你给我出来,跟大家伙讲讲你做的好事!”人们的眼睛齐刷刷都瞄向生玉米面,他那张黝黑的脸顿时羞成紫红色,
田小艳走到尤玉珍跟前,警告儿子和二喜不要在伤害大黄。然后向尤玉珍深深的鞠一躬:“老嫂子咱俩在街上卖了20多年调料没红过脸,今天兄弟求你给咱留个脸,我闯下的祸我收拾。”田小艳接过胡大海找来的黑布鞋,端走 只浸在脸盆里的三只小狗回家。
自从田小艳把狗抱过来,几乎每天都盘算着卖狗。可尤玉珍三天两头过来看三只小狗,打乱了他的卖狗计划。时间久了,尤玉珍差不多也放下了,田小艳才决定赶马庄集——卖狗。
卖狗前田小艳又忙活开了,烧水、调染发剂、摆弄口红……为了提高狗的装扮,他特地从村理发店借来一把吹风机。可是,当把染发剂刷在狗身上时,没过多长时间,三只小狗异常的难受,开始嘶叫打滚。为了不让人发现他给狗化装,田小艳要制止它们乱叫。可不成想三只小狗跃门而出,他在后边越追小狗越是发疯向前跑。田小艳哪知道儿子和二喜正上演倒贴调料比赛,把全村的人都招来了,接着发生了这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直到田小艳把小狗带回家,他还不清楚,今天这三只小东西是犯了什么病,招了什么邪,让他名誉扫地。
其实事情都出在那盒染发剂上,田小艳天算地算也算不到,他顺手拿走的染发剂是假货。那盒染发剂是尤玉珍前几天进调料时买的,当她把染发剂涂在头发上时,感觉头皮仿佛被火点着一般刺痒的难受,眼里还不停的流眼泪,差点没被折磨死,尤玉珍本来明天去找那个卖染发剂的算账的。可没成想被生玉米面拿走,一股恼的全都涂在了小狗的身上。
夜色朦胧,大前街满是摔碎的瓶子、花椒、大料、十三香等调料的混合味,小干巴和二喜没有心思再斗,脸色铁青收拾着调料的残局,此刻他们有苦难言。
天边的夕阳西下,悠悠的清风拂着人的脸颊。许多青砖房子的烟囱里溜出了袅袅炊烟,干涸的河床和渔船上落满白身黑背淀鸥,渔民们坐在淀边埋头吸烟一脸的愁绪。
吃过晚饭,尤玉珍通知老字号们坐坐。田小艳愧疚不想参加,尤玉珍不计前嫌亲自去叫他,望着地上几只已经恢复正常嬉戏的小狗:“老伙计,虽然咱们明里争暗里斗的在一起卖调料20多年,可我从没记恨过你,相反我还感谢你,我们是相互促进的!今天我过来就是来请你,咱们一块合计合计。现在白洋淀没水了,买卖也不好做。可我总觉得咱们买卖人的规矩不能变!”田小艳重重的点头:“老嫂子你说的对,世道在怎么变,咱们买卖人的规矩也不能变!”
在尤玉珍院里的葡萄架下,小岛村6位老掌柜品着幽香的茉莉花。各抒己见,但都为的一个目的:“买卖人的规矩不能变”。最后大家一致推举尤玉珍为监督员。
如今,白洋淀已是多事之秋、满目苍夷……可不管世事如何变,坚守在这片神奇土地的白洋淀人,依然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动力。
共 40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小岛村是白洋淀的一个小村庄,因白洋淀因水供不足,成了一个干渴的村庄,船进不来也出不去,无数渔船闲置在白洋淀裸露的浅滩上,人们的生活受到了重创。为了生存,很多的老街坊搬走了,可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永远留在小岛村,坚守自己的家园。他们为了自己的生计,开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买调料的田小艳--外号生玉米面,把摊位让给了儿子,自己干起了卖狗的生意,因为他卖的一只狗,让他尝尽了甜头,他开始用染料把小狗染成好看的颜色去出售,赚个好价钱,还把邻居尤玉珍家的小狗给要了出来,尤玉珍也是其中一位守望者,她做的也是卖调料的生意。买卖不好做,买卖人开始了歪主意,两个卖调料的---生玉米面的儿子小干巴和二喜,开始了不正当竞争,彼此拼命压价,惹得村民们像一窝马蜂似的,将小干巴和二喜的调料摊围的水泄不通。尽管尤玉珍拼命地喊着制止,但他们谁也不听,这时,田小艳用假染发膏染成的小狗难受难忍,在拼命地挣扎,人们议论纷纷,尤玉珍端来了一大盆水给它们洗澡,在人们嘲笑声中,田小艳把狗领回了家,但他的心不死,还在做着卖狗的发财梦,故伎重演,又给狗染色,狗拼命挣扎,跑了出去,他在后边越追小狗越是发疯向前跑。哪知道儿子和二喜正上演倒贴调料比赛,把全村的人都招来了,他又一次在全村人面前出了丑。小干巴和二喜没有心思再斗,脸色铁青收拾着调料的残局,此刻他们有苦难言。看着全村人的困境,村里的商户们想起了对策,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在一起商讨对策,尤玉珍被推选为监督员,他们恪守着:“买卖人的规矩不能变”。这个朴素的信念,坚守在白洋淀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小说塑造了一帮家乡的守望者,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家乡,在生活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自救、自助,为的是自己的美好家园世代传承下去,守卫好这片沃土。小说主题鲜明,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符合现实生活,很有社会意义。荐赏,问候作者!【:刘柳琴】
1楼文友:201 - 12:58: 6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2楼文友:201 - 1 :02:1 守住美好家园,让给后代留一片净土,自力更生,开垦出生机勃勃的家园,让生活在家园的人们生活的更好!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是很难的百万字。
楼文友:201 - 1 :0 :56 祝作者创作丰收,佳作不断,精彩纷呈!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4楼文友:201 - 14:49:10 街坊邻居的嗑嗑绊绊,共同演绎一场让人感动的事事非非,但毕竟是恩恩怨怨二十多年老伙伴,最后还是言归于好!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5楼文友:201 - 16: :54 欣赏老乡精彩的小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生动的故事,把我们的家乡描绘的如此生动!问候老乡,祝好
池州妇科医院自己用亮甲可以治好灰指甲吗嘉兴白癜风较好医院- 上一篇:藩国夏侯渊和夏侯惇是什么关系夏后氏一族与曹操
- 下一篇:藩国br书店静默阅读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