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情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行情

华泰证券通缩新常态降准好时机

来源:朝阳手机网 时间:2020.07.03

华泰证券:通一等奖中出1注缩新常态 降准好时机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投资要点:

一周宏观视角:通缩新常态,降准好时机物价持续低位,通缩风险巨大。14年12月CPI同比增长1.5%,增速延续低迷,PPI同比下跌3.3%,跌幅较14年11月份继续扩大,除煤炭外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下跌。14年全年来看CPI同比增长2%,创5年新低,距离14年3.5%的政策上限相距甚远。PPI连续近三年的持续下跌使得通缩正构成显著威胁。

财政、基建难以有效应对通缩。尽管15年财政政策依然定调积极,但财政宽松本质上难以有效应对宽松。而基建投资若以财政负债方式融资,同样无法有效应对通缩。

原因在于通缩的根源,通缩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难以产生有效收益,从而难以承受较高利率。而财政宽松、基建宽松实际上有挤出效应。上周流传的“7万亿”基建投资传闻不值得惊奇。预计中国的基建投资在14年达到11万亿,15年基建投资大概率将继续托底,那么增速仍保持20%左右,则15年基建投资总规模达到13.5万亿,那么这“7万亿”大约相当于15年基建投资总规模的50%不到,但非增量。

通缩是全球风险,中美利差反上升。通缩是全球性范围内的巨大挑战,可以说通缩不仅是中国的“新常态”,同样是全球经济生态的新常态。即便是经济复苏状态最好的美国仍然面对实现的通缩风险。正是因为通缩风险的强大而实现性,经济衰退的避险情绪依然弥漫,美国《赏金猎人》的宣传期太短、宣传力度并不够长债利率收益率在美联储加息日益临近的阶段不断走低,使得中美利差不降反升。担心降准等宽松举措引发资本外流是反对降准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近期中美利差的回升正好证伪了这样的过度悲观的逻辑。

通缩已然成为新常态,并且我们强调仅仅凭借自身力量,实体经济本身难以自愈通缩,唯有货币政策强力推动,当下正是降准好时机,降准的可能性不断增大。14年12月信贷的低迷预期若成为现实,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降准决心。

经络不通
三亚白癜风
枣庄白癜风医院哪里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