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兵役制度闲谈拳
当人类开始有了地盘意识、部落之间用石头和木棍开始相互群殴时,人类的第一场战争开始了。于是,部落中孔武有力的人当了武装首领。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场大战就是黄帝战蚩尤的涿鹿大战,黄帝在击败神农部落(炎帝)以后又打败蚩尤,最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同盟成了中华民族的始祖。至今,汉民族仍以炎黄子孙自称。
部落时代,基本无职业分工,集体收集、狩猎,打架也是群拥而上。国家成立以后,职业有了分工,士农工商,各司其职。
东西方古代兵制 封建时期,朝廷将服徭役和兵役视为底层民众对国家的基本义务,徭役就是干苦力,修水利、细长城、修皇陵等。
大部分的封建王朝采取征兵制,如北魏时开始的府兵制,将兵役与土地制度结合,民有恒产则有恒心,对国家和朝廷有认同感和拥戴心,所以军队战力较强。唐朝中后期,由于均田制被破坏,府兵之制逐步废弛,最后,征兵改成募兵,特别是在边境地带,大量招募游牧民族为兵,节度使力量逐步膨胀,招募来的兵,当然是 当兵吃粮 ,即有奶便是娘,谁出钱便听谁招呼,终酿成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早期,叛军十几万人马势如破竹,过关斩隘,如入无人之地,大唐天子李隆基只好摆驾逃到四川,半路还赔了杨贵妃。
安史之乱后,唐代的地方政权被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切割,节度使占据地盘后,自行征税、开矿、铸币,成为中央尾大不掉的军事割据气力。地方节度使所倚仗对抗朝廷的,就是募兵。问题在于,募兵形同饲虎,一时或可对抗中央政权,但既是雇佣关系,一旦奶水不足,闹饷、兵变即为常事。有时候,当兵的利益诉求满足不了,众丘八就商讨着换个主人,反噬其主。
中国农耕文明,农民拿起弓箭就是士兵,放下弓箭躬耕垄田。汉代时,西域都护府驻屯军队的食粮,主要靠天山雪水西域阳光,由兵士自己种出来的。曹魏时,军屯制度解决了曹操军队的粮食供给问题。近代中国的军垦,先有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后有王震建设兵团的军垦屯边,反侵略时自力更生,和平时稳控边疆。
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制度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领主,一级向一级效忠,国王要打仗的时候,下面的领主们有义务提供全副武装的骑士,自备粮草阵前听命。但这类效忠是有限度的,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也就是说,领主下面的骑士,只须对领主本人效忠,并不用对领主的主人效忠。中世纪欧洲,一般不设常备军,或可以说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小国寡民的国王,要维系1支常备军,估计得砸锅卖铁。国王发出命令召集骑士,使用得太频繁了,也会惹来众怒,小心王位不保。签订于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其历史背景就是英王和法王打架争地盘,丢了地盘,回来试图叫更多的人再打,贵族们却不干了,联合起来以武力强迫国王签订文件,限制王权。
在基督世界与伊斯兰世界围绕圣城耶路撒冷所进行的 十字军东征 中,构成了许多军事组织。僧侣骑士团不仅成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也由于征服、劫掠和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古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东西方皆然,著名的圣殿骑士团,就是因为太有钱,法国国王便黑吃黑,招徕暗害和屠杀。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雇佣兵全无职业荣誉感和忠诚度。14世纪,来自阿尔卑斯山下的瑞士雇佣兵,以其英勇、忠诚,赢得各个敌对阵营的赞誉。这些贫困的山区农民,由于家乡缺乏资源,只能选择当雇佣兵的前途,在许多血腥的战争中,瑞士佣兵以血海尸山赢得了尊重。但究其实质,仍只是为独裁者们争取地盘卖命而已。许多时候,发起冲锋时,发现对阵的,也是来自同一家乡持同种语言的雇佣兵,却只能继续向前。
成就瑞士雇佣兵忠勇之名的战斗,发生在1527年5月6日的梵蒂冈。面对来攻强敌,保护教皇的瑞士雇佣兵卫队为掩护教皇撤离,与众敌军死磕,战殁率高达80%。此役过后,瑞士雇佣兵以敢玩命闻名,各国君主纷纭聘请瑞士雇佣兵作为贴身卫队。瑞士雇佣兵亦不辱使命,其中最惨烈的,当数法国国王卫队中的瑞士分队:1792年8月10日,巴黎起义市民攻打凡尔赛宫,想捉住国王,在国王落到民众之手前,800多人的瑞士雇佣兵卫队尸横遍地,无人生还。
1874年,瑞士宪法规定制止国民成为外国雇佣兵,志愿成为教皇卫兵的除外。
永久中立与不设国防 1815年,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半个欧洲打成了废墟,瑞士阔别战火,并不是独裁者们的怜悯或对中立国的尊重,而是瑞士虽然宣布中立,却仍采取全民皆兵之国策:适龄男子均须服兵役,接受军事训练,退役后仍归入预备役管理,时刻枕枪而眠,守护家园。同时,瑞士十分重视国防建设,多山地势中 深挖洞、广积粮 ,建成众多永备工事。瑞士之中立,形同刺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保证扎你个满脸血。
正如2战时流传的一段经典对话:元首希特勒挟六周打败法国的胜势,问瑞士驻德武官:汝国多少兵?50万。希魔问:派百万大军去,若何?答曰:我军将士,一人开两枪便可。
豪气。当然,大独裁者不可能因为1武官的机智应答,就放弃征服的欲望。估计德国总参谋部也算过经济账,深知出兵瑞士,得不偿失。
全球有二十多个国家没有军队。个位数没法精确,是因为对于某些国家,是不是属无兵之国,存争议,待商议。
大部分国家未设立军队的缘由,是由于国家实在太小了,如摩纳哥、圣马力诺、岛国瑙鲁等,国土面积比中国的一个乡镇还小,设立军队,人多了养不起,人少了,真和邻国掐起架来,还不够给人塞牙缝,干脆摆出不设防的架式。反正国家再小,在联合国也是一票,有人欺负,告到联合国,安理会自然会管的。这年头,国际社会已然不是当年弱肉强食之丛林时期,岂不见萨达姆仗着块头大,欺侮邻国科威特,坦克部队一天就占据了科威特,却很快被带头大哥美国所带领的多国部队撵了出去,啃不动核桃还崩了门牙。
一些国家曾有过军队,终决定废弃,典型如中美洲哥斯达黎加。该国军队自建立起,从未参加过保卫国家的战争,却是内战、军事政变和军人独裁政权的温床。1948年,哥国议会决定修改宪法,立法废除军队,避免军事独裁影响民主制度实施。六十多年来,刀枪入库的哥国,政通人和,成为中美洲的 乐土 。
当然,决定不设立军队,不等于没有武装力量。在未设立军队的国家中,大部分设立武装警察,当然,武装警察主要用于保持国内治安和应对紧急状态。
同时,应当搞清楚的另一概念是未设立国防军,其实不意味着手无缚鸡之力,国门无防谁都可以上门挑事。许多小国与邻近的大国通过互助条约,构筑保护伞。比如位于西班牙和法国交界处的小国安道尔,法国和西班牙都宣布为其提供国防保护,别忘记,安道尔是个内陆国,想进入该国,必须通过法国或西班牙领土。
最牛确当属哥斯达黎加。根据1947年签订的《美洲条约》,如若哪国认为哥国无兵好欺侮,会发现自己已站在和美国、智利、古巴等21个国家开战的边沿,由于这些国家都曾在条约中,许诺了当哥国遭受侵犯时的军事援助义务。
存在争议的是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201 年国家统计人口只有428人的梵蒂冈,到底算不算 无兵之国 ?由于教皇拥有一支120人的卫队,支持者认为卫队应算军队,反对者认为卫队只是教皇的仪仗队。笔者偏向后者观点,毕竟,一支穿宽袍传统衣饰、持中世纪冷兵器的卫队,肯定不是为实现作战目的而设立的军队。
征兵与募兵 征兵就是将服兵役作为国民义务,一般从适龄男子中征召。古罗马时期,凡是罗马公民,均有服兵役之义务,视同公民对于国家纳 血税 。不服兵役之人,不得享有罗马公民权,故罗马人均视在军团中服务征战,为无上之光荣。
近代最早实行普遍征兵的,是法国的大革命时期。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后,面临反法同盟的反攻倒算,国民委员会发现法国原皇家军队充斥着态度游离暗昧的旧军官,因而通过发布国民总动员令,征召未婚适龄男子从军。在马赛曲激昂的旋律鼓舞下,临时召集的民兵竟然打退了普奥等国职业军队的进攻。可见,爱国主义所迸发的热情士气可以弥补武器和训练的不足。
除正规军外,民兵组织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北美殖民地时期,北美十三个州的主要军事力量就是民兵组织,居民被组织起来,保卫家园,对抗印第安人。在莱克星顿,独立战争第一枪,全副武装的英国正规军,伤亡比例远大于躲在屋后树梢的未成建制的民兵。足见,保卫家园、寻求公义所焕发的牺牲精神,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的武家秘笈。
征兵的意义在于勤俭公共财政供养军队的本钱,由于义务兵只领取少许津贴,而志愿兵却须付薪酬,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士官职位,待遇更优。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大部分采用征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的模式,原因在于随着武器的升级,更依赖于操持者的专业性,而短时间服役的义务兵,不利于技术兵种战力的延续。同时,于军队组织架构而言,士官是军官与士兵间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
普遍义务兵制的长期实施,对国民精神的塑造,有其潜移默化的功能。军旅生涯,可以构成一个人的强大气场。当过兵的人,走起路来一阵风;没当过兵的人,很容易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必要的军事训练,可以提升一代年轻人的武备精神,去除文弱委靡之暮气,故在我国大中学生中展开军事训练课目,非常有必要。
我国台湾地区长期实行普遍义务兵制,凡身体合格之役男,适龄必须服兵役。两岸关系日趋和缓之后,台湾军队精简,适龄役男超过军队所能容纳之数量,于是推出替代役制度,即役男可以申请从事消防警察、森林防护、环境保育、水利保护、国民教育、观光导游等服务岗位,服务完毕即视为已服兵役,既解决了役男过量的问题,也为公共服务增加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芜湖治疗包皮过长费用青海治疗性功能障碍方法
八子补肾胶囊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