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第一期加固工程通过验收粘结料将中
花山岩画第一期加固工程通过验收 粘结料将中国造
广西南宁讯(甘宁)9月18日,历时近一年的花山岩画第一期抢险加固保护工程,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验收。首期工程不仅全面勘察了岩画本体的病害所在,还诊断出岩画开裂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成功研发出适应岩画修复的新型材料水硬性石灰。专家组认为,这一成果将对全国大大小小的石窟、古建筑等文物修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污染是岩画病害诱因受自治区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花山岩画一期抢险加固任务。经过几年勘察和检测,该院得出了岩画开裂的原因:内因是花山地质断层的演变;外因是日照辐射、昼夜温差、崖壁渗水、风化应力等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在千百年中缓慢进行的。近年来岩画加速掉块,极有可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项目组负责人之一王金华说,环境污染主要通过渗水来影响岩画,在崖壁裂隙中形成一系列可溶盐。崖壁受阳光照射时,这些盐以非液态存在。夜晚降温潮湿,盐类就吸水膨胀,导致岩体开裂破坏。在没有渗水作用的部位,大气污染也会导致岩体开裂,很可能有硫酸盐等物质的参与。据介绍,首期岩画调查区域面积为735平方米,共发现3025处开裂岩体病害,病害总面积90.22平方米,约占调查区域面积的12.28%。这些开裂岩体最大的厚度达1米有余,即那些摇摇欲坠的整块危岩;最小的厚度仅有1毫米,看起来就像剥落的鱼鳞。调查报告认为,花山岩画开裂的复杂程度为全国同类文物点之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研发合适的粘结材料。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新材料水硬性石灰很好地胜任了这一角色。粘结料有望转为中国造何谓水硬性石灰?据项目组介绍,平时我们熟悉的石灰是气硬性石灰,在空气中凝固,水硬性石灰则是遇水凝固。把这种石灰浆注入危岩缝隙,夜晚崖壁冷凝水就会促其慢慢凝结。由于这种石灰与原岩画岩体成分、性能十分相近,能达到原石补原画的无痕效果。
下一页
第[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