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关于好日子
摘要:关于好日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准,甚至是千差万别的。张叔和张婶是从苦境中熬过来的苦命人,他们心中的好日子标准,便是不让儿子特别是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福生跟他们那样受苦,要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饱饭吃。这就是他们为儿子福生规划的好日子。
读过《好日子》这篇文章的读者,可能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张叔夫妻二人心中的“好日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作者首先推出老邻居张叔这个人物,并对张叔进行了描述和刻画,张叔的脸上扭曲着笑意,那是一种怎样的笑意啊?因为扭曲,使得张叔的笑意显得非常勉强。还有他那沙哑低沉的声音,那是饱经沧桑的人特有的一种声音吧,因为饱经沧桑,便有些不自信,人一旦不自信,便不敢高声大气地说话。更因为他说话沙哑低沉,便显得非常温和谦逊,使得大人们愿意与他相处,小孩子喜欢和他亲近。
张叔为什么不敢高声大气地说话?原来,他很小的时候失去了父母,跟哥嫂生活在一起(这个处境有点像传说中的牛郎)。张叔像牛郎一样,小心翼翼地与哥嫂一既要占便宜又舍不得出钱。” 昨日家人相处,生怕一不小心,惹得哥嫂不高兴,这种出身,正好揭示了张叔之所以说话沙哑低沉的原因。
张叔在如履薄冰日子里渐渐长大成人,到了该结婚的年龄,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故事中的女主角A——严重气管炎的张婶。张婶也是一个贫困人家的女儿,小时候没钱治病,落下了气管炎的病根儿,喉咙里时不时地发出“咝咝”的声响,像刚学打鸣的小公鸡,声音沙哑而微颤,听着很不舒服。但是,张叔却不嫌弃,反倒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他很知足地爱上了张婶,并在哥嫂的操办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他们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却奔着心中的好日子,辛勤而快乐地努力着。
一、首先说一下这篇散文的主题
关于好日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准,甚至是千差万别的。张叔和张婶是从苦境中熬过来的苦命人,他们心中的好日子标准,便是不让儿子福生跟他们那样受苦,要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饱饭吃。这就是他们为儿子福生规划的好日子。张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我们要攒钱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让儿子过上好日子,我们苦了一辈子,不能再让儿子受苦了……”这是苦命人最原始的愿望,别人是很难体会和理解的。
张婶为了儿子福生未来的“好日子”而舍不得花钱,最后竟然发展到给儿子说媳妇时也犯了迷糊,她不同意给女方家四万元彩礼钱,固执地认为:“那是我们辛辛苦苦挣的钱,怎么可以这样不明不白的给了别人?”张婶的偏执,导致福生的第一个对象黄了汤,也使左邻右舍瞠目结舌。
总体看来,这篇文章围绕着张婶心中的“好日子”这条主线,讲述了张叔和张婶拼命挣钱,拼命节省,自己舍不得吃穿,一心要为儿子挣出一个好日子的故事。作品紧扣主题,对张叔和张婶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刻画非常成功,达到了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为什么主人公张叔和张婶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富余,却吝啬得不舍得错花一分钱?张叔其实是我们勤劳朴实的父辈们的代表。他们的童年不幸福,或者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贫穷,所以他们拼命地劳作。为了下一代不再受苦,不再像他们一样饥寒交迫,能过上天堂一样的美好日子,他们节衣缩食,即使日子好过了,还是舍不得花钱。张叔是一个符号,代表中国千千万万朴实的人们,他们勤劳、无私,为儿女竭尽全力地付出。但也有一些不太成功的描述,例如福生参与赌博,虽然没有深陷其中,他能那么轻易地跳出赌博的陷阱吗?没有一点思想斗争便抽身局外,显得有些生硬突然。据了解,赌博如毒品,一旦染上,是很不容易就能戒掉的。但是,作者如果从福生当过兵,有超人的克制力这一点上作一个交待,也是符合生活真实性的。艺术虽然是高于生活的虚构,但毕竟来源于生活,写得不像生活了,便是艺术的失真。还有,张叔问儿子那句话,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当年到底有哪样“决定”会让儿子恨与不恨?这个没有交待清楚,显得非常突兀,使所有的读者都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
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解读这篇文章
散文在语言上比较讲究一些。这篇文章还可以精雕细琢,力求更美。
还有一个为什么而写的问题。就是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读完文章,掩卷而思,带给读者一个什么样的感受。标题是好日子,张叔两口子辛劳半生,一直没有过上好日子。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这就是人生,辛苦劳作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而有的人不用付出太多,好日子却唾手可得。这种现象告诉人们一个哲理:每个人都不能左右别人的明天,都无法预知明天,无法安排别人的未来,把握自己,把握今天。
标题为好日子,一是说明老夫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是通过故事对生命进行了提问。具有双重的蕴意。
这篇文章如果按照故事体裁来阅读和评论,应该是没有太大毛病的,因为文章的故事非常完整。如果按照叙事散文或人物散文来要求,那就存在着很大的毛病:一是艺术的留白不够,把故事写得太过完整了,没有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的空间。二是没有景物的衬托和渲染,用摄影的行话说,就是缺乏景深,只有一个 裸的故事,再没有可供读者思考的东西。因此,建议作者按照写故事的要求,把一些不够合理的细节推敲合理后,作为故事投稿是最合适不过的。
叙事散文最讲究的就是意境,作者应当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很明显这篇散文这一点做得不够。
三、从这篇散文联想到叙事散文与小说的区别和联系
《好日子》这篇文章把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表现出来了,却忽略了人物精神品格的提炼。散文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对生活感知凝练成结晶的过程。我们把在生活中的感觉到的透明的、闪耀着生活之光的、在思想深处留下坚硬印象的东西,在心里沉淀、发酵、孕育、定型,然后经过梳理,用一根“红线”(中心主题)把它贯串起来,通过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整个散文的创作过程也就完成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篇散文缺少魂。在叙述的过程中,侧重于故事的叙述,忽视了思想感情的渗透。材料很多,内容丰富,缺少一个魂把他们穿缀起来,达到一个艺术的高度。
从这篇文章我想说一下叙事散文和小说的区别,我觉得叙事散文比较注重一个真实的故事,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书写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故事;小说则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主题意义。小说故事虚构要求合理,符合逻辑性。所以,这篇文章从散文的角度点评的话,觉得情感不饱满,没有留下让人感动和回味的空间,当然,读者也就没有共鸣。
巴金先生在谈到文章的真实与虚构的问题时,认为文章在整体上应该是真实的,写生活真感悟,抒生命真情谊。《文辞?文学》中对“虚构”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文艺创作中为概括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所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并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人对分散的生活材料进行聚合。”至于文章能否虚构,重庆散文作家罗昭伦提出了一个“散文应该是‘大真实,小虚构’”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是“小虚构”,也是为散文的“大真实”服务的,所以,“大真实,小虚构”这种观点应该是更有说服力的。
我认为,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是你的灵感。一是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二是善于构思,构思是文章之魂。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就是散文创作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统一。三是创造意境、触动读者的心弦。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意高则境深,意低则境浅。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灵性的。
《好日子》应当是一篇故事,可以算作叙事散文,文章讲述了一对苦命人的奋斗史,描述了张叔和张婶为了给儿子拼出一个“好日子”的心路历程。取材确实应该让人感动,但是读完全文,发现没有被感动,就是说文章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法到达散文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读者的艺术境界,当然也无法达到像主题那样蕴意深刻的艺术效果。
共 2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首先简要叙述了散文《好日子》的主要内容,然后分三个方面展开评论。解读以好日子为主线,两口子勤俭节约为儿子打造美好明天的故事,人物具有代表性。接着从艺术的角度做了深度挖掘,从散文中提炼出一个丰富的哲理:每个人都不能左右别人的明天,都无法预知明天,无法安排别人的未来,把握自己,把握今天。最后从文章的体裁说明叙事散文和小说的区别,评论了这篇散文的不足和体裁的不确定。评论富有条理,避开文章表象进行了深度解读。推荐朋友们阅读学习。【:琴声悠扬】
1楼文友: 11:14:12 感谢琴声悠扬老师费尽了心血,并且推荐到这里发表,实在太谢谢了!(抱拳、敬茶)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楼文友: 18:06:0 来跟武老师学习!说得太好了!我也是散文小说分不清的一个糊涂虫,写文章不分体裁,乱码一通,哈哈!
回复2楼文友: 19:07: 5 随玉你太谦虚了,在你面前,我是学生啊!我是不是有点孔夫子面前卖《百家姓》啊!
4楼文友: 21:41:16 好日子 人人向往,可是,什么样的日子才算得上好日子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类型的人,对于 好日子 的标准也各有不同。有人说,无忧无虑,内心平静的日子就是好日子。可是在物俗横流中的你,真的会是 无忧无虑,内心平静 的吗?而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又能使几人会停下来,去内心平静的不去追求的哪?即使是那些已经 看得清 了的人,也会身不由己的去做,直至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有那些不堪的痛苦。本篇文字,作者在对原作的主题思想进行解剖的同时,也对散文的写作要领进行了必要的阐述,比较成功地剖析了原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具体学习写作的指导效应,且蕴含人生哲理的分析,值得学习和体会,推荐读者朋友们阅读欣赏。
回复4楼文友: 22:45:07 感谢评论部的肯定和鼓励,我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写出更好的评论。
5楼文友: 14:4 :47 老师评的真深刻! 一支素笔写尽流年
6楼文友: 14:48:01 一直认为写文是心头好,按着自己的意思写就可以,不知道还有这些深奥的东西要去了解,学习。 一支素笔写尽流年
亮甲对厚甲有没有治疗效果枣庄白癜风专科医院是哪个九江男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