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知识

医疗过错责任程度分类有哪些呢

来源:朝阳手机网 时间:2022.01.03

医疗过错程度分类有哪些?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程度分为:1、完全,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2、主要,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3、次要,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4、轻微。

【为您推荐】薛城区律师 镇海区律师 山阳区律师 溧阳市律师 宁武县律师 滴道区律师 东区律师

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医疗过错时有发生。通常情况下,造成医疗过错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当发生医疗过错应该怎么判断呢?下面整理了有关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程度的区别,根据不同的损害后果来判断需要承担的事故。以下内容,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程度分为四种:

(1) 完全,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故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什么是医疗过错?

《侵权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

在这些有创治疗领域,只要医疗机构不能举出书证证明其尽到了说明义务,而患者又受到了损害,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赔偿。未尽到说明义务和患者受损害成为承担赔偿的充分条件。

医疗过错在医院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发生医疗过错会有很多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在医院的药房开错药,严重的可能在治疗过程中的其他过失。那么出现医疗过错是否需要付法律呢?答案是肯定需要的,只不过是根据事故的损害程度来负责。从上文的内容

延伸阅读:

医疗过错与医疗事故有什么区别

修建公厕2座……”永三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文头一回“赶考” 医疗过错赔偿怎么算医疗费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赔偿标准有什么不同

术后吃什么恢复快
大便不规律怎么办
调理肠道吃酸奶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