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走出脱贫致富康庄大道呢
易地搬迁走出脱贫致富康庄大道
2017年,克州启动实施边境高寒山区贫困农牧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依托口岸、产业园区等区域,安排4个移民安置区,全年计划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983户,3912人。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的贫困农牧民走下山来,走进工厂、大棚,脱贫致富拔穷根,走出一条盖房子、谋路子、挣票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易地扶贫搬迁是今年自治区下达克州的重点工程之一,州党委、政府对此格外重视,可以说既定的贫困县摘帽任务能否完成,就看这些项目做的如何了。州发改委综合科工作人员张浩对说。
在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政府东南方向有一个边境村,坐落在群山之中,海拔1900多米,虽不算高,但道路坑洼、崎岖难行,一到冰雪时节,大雪封山,村里和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就是乌恰县正在进行易地搬迁的克孜勒阿根村。
村里有三个村民小组446户1286人,主要从事传统牧业生产,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牧民增收比较困难。2017年,全村贫困人口为90户251人。在巴音库鲁提乡副乡长贾玉亮看来,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这里的天然草场逐年退化,草场牲畜荷载量降低,生态性贫困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一大瓶颈。
在山上,村民居住的房子都是2008年前建造的抗震房,大多都是土坯房,取暖用煤炉子,居住条件很差。贾玉亮告诉,在今年自治区脱贫攻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提出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的要求,将贫困村民分散迁出,集中安置。
乌恰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王之健告诉,克孜勒阿根村的49户贫困户合计156人,将于上半年前全部迁至托帕口岸安置点。目前,新建的安居富民房主体已竣工,水暖设施也已安装完毕,电路通讯设施正在紧张施工中,安置牧民全数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我们的新家是80平方米的大房子,又宽敞又明亮,原先的土坯房根本没法比,而且房子修在口岸园区附近,我们还能就近找活干,真的是想想就浑身充满干劲,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克孜勒阿根村村民托乎托吾力吐逊说。
托乎托吾力吐逊如今在口岸园区组织村民就近劳务输出,带领村民一起挣钱,每到口岸进出货的日子,他和村民就去做装卸工,每天能挣200多元钱。县委和我们扶贫部门最终的思路就是要充分利用口岸园区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以就业带动脱贫,形成脱贫搬迁与口岸经济发展融合的脱贫攻坚格局。贾玉亮说。
在易地搬迁的同时,为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增收渠道,巴音库鲁提乡想方设法为农牧民谋发展、增条件、找出路。经过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克孜勒阿根村特色产业如今已初具规模。
全村原有老杏树1500余株,产果低、口感酸涩、烂在地头无人拣。为提高农牧民种植积极性,在杏果品种上做文章,对部分杏树嫁接了美国凯特杏、阿克陶巴仁杏。新嫁接果树,果实饱满、色泽光润、口感甜腻,乡政府通过农牧民合作社申报了杏脯烘干项目,计划新建烘干车间一座,并计划对凯特杏进行包装升级,保证能长期保存、长途运输。对于老杏树的杏果,乡政府与制药行业牵线搭桥,以每公斤杏核2元的价格协商农牧民与收购人员签订供货合同,每到收获季节一筐筐的杏子就是一张张钞票。
以往的克孜勒阿根村,是房前屋后野草生,院落破败鸡难栖,牛羊遗秽堆挨堆,家中菜蔬十里追的凌乱景象。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全村结合庭院经济项目,大力开展美庭院、搭拱棚、建圈舍、立暖棚、促脱贫建设。村民放下羊鞭,在自家庭院开垦荒地、搭设拱棚种植蔬菜,在周边搭建圈舍暖棚,发展家禽养殖、牲畜育肥,这样既解决了购买蔬菜、鸡蛋这些生活必需品的问题,又美化环境、自给自足
,减少支出,助推脱贫。
杜丽的妈妈否认了女儿与庞伟结婚的消息 克孜勒阿根村地理位置独特,恰克马克河流经全村,水资源丰富,部分河段水草丰美、景色迷人。为充分开发现有资源,乡政府积极与旅游开发部门沟通,多次实地调研论证后,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讲清补贴政策、分析效益、规划未来。在培养带头人的基础上,让家中有地的、有树的贫困农牧民参与进来,让牧家乐、农家乐、渡假村在这里兴起。阿依普、桃花源、马奶酒,这一处处景点、一份份美食,像麦浪一样传向周边。牧家乐里,歌声响了起来,农牧民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
如今,乌恰县易地脱贫搬迁按照三线联动的守边建边模式,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同时,依托区位优势,将托帕易地搬迁点打造成三线服务基地。为使搬迁农牧民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还修建商品住宅楼10栋,每栋三层,利用扶贫免息贷款,将住房、商铺分给贫困农牧民,并组织开展电焊、烹饪、刺绣等技能培训,充分依托口岸资源优势,以餐饮旅游、装卸搬运为主要劳务方式,通过发展销售、餐饮、维修等就地就近创业增收。
西安专治男科医院南昌治疗阳痿哪家好
沈阳看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 上一篇:昌都市各县区积极作为扎实稳步推进村级组织牛
- 下一篇:春运宣传巩固旅客安全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