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析当年邓小平如何创造百万大裁军的奇迹
解析:当年邓小平如何创造百万大裁军的奇迹
1985年,邓小平有一个震动全世界的大动作大手笔,要实施了百万大裁军。现在回首那段历史,才愈发觉察到了邓小平当年那种举重若轻的伟大智慧所在。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换做了其他人,百万大裁军这个大动作能否进行下去,那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但是邓小平成功很多皮具类的生产都在那儿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战略家。
一
正如邓小平自己所说: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1926年,邓小平投笔从戎,跻身军旅,担任教官。红军时期,他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一二九师政委,立马太行。
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总前委书记,统领百万雄兵解放了大半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军队建设呕心沥血;“文革”期间,他临危受命,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大刀阔斧地主持军队整顿。
资料图: 1985年12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左一),高志凯担任翻译(左二)
其实,早在十年前老邓就有了大裁军的想法。可是,要精简整编已经沿袭几十年的中国军队体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总员额曾计划由550万整编至400万。然而,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而中断了。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解放军总员额一度达到611万。20世纪60年代,为应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可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解放军还是开始逐步扩大军队规模,到70年代,解放军总员额又增加到610万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对此,邓小平坦率地讲:“解放军有300万足够应付意外事件,多了,实际是增加了吃闲饭的人!”1975年,邓小平在领导军队整顿工作的过程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队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肿、散、骄、奢、惰”五个字,而问题的解决要从“消肿”切入。
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战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可能推迟。”这同毛泽东强调“全军、全党、全国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战略唱反调;而且把几十万超编军官转到地方,上上下下都得罪了,邓小平被迫二次下台。
活血化瘀药
开利中央空调维修大约多少钱
张掖看白癜风的医院
- 上一篇:中国杏仁的功效与作用吃杏仁的好处
- 下一篇:中国大主宰灵诀殿系统怎么玩灵诀殿玩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