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成国内首个工业40
一台根据订单,从一堆原材料中抓取加工棒,放入机床加工,随后将第一道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入另一台设备,待加工完毕取出成品,置于一移动托盘。随后,智能照相机对成品拍摄,信息被写入托盘内的电子标签;托盘传送至成品区,另一台机器人自动识别托盘内电子标签信息,将合格品放入成品货架
智能制造 机器人工厂 今年以来,这些热词流行络,然而,究竟是什么概念,许多人并不知情。近日走进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国内首个 工业4.0-实验室 ,在这里一览无遗。
一条流水线 产品各不同
当前世界工业发展进入以物联、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教授陈明说,工业4.0由德国政府在201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寓意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研究与实践热潮。而工业4.0无疑成为打造中国制造未来升级版的方向。
为了让工业4.0从概念走向工程实践,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与德国科研机构合作,历经1年时间共同建成这一新型实验室。实验室将采用开放模式,服务于同济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及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
4.0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有何不同?在实验室看到,这里有机器人、数控车床、数控加工等中心加工设备、机器人滑行导轨、变频传送带、智能照相机、多台服务器、控制软件和服务软件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 一条流水线上所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各不相同。 陈明教授介绍,各加工工件携带了电子标签,内置了所有用户定制化的加工任务,它可自行与机器人、机床等加工设备进行通讯,完成既定的加工任务,并可智能检测产品质量, 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有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大规模有限定制,实现了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
了解到,在下一步工作中,实验室还将引入智能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向车等硬件,实现工业4.0实验室的横向集成。届时力争纳入当前工业生产领域主要的生产元素与资源,建立起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力争成为我国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
生产全过程 邀客户参与
实验室看的只是表现,是技术,如果要全面理解工业4.0,就要从系统化的理念来认识它。你会发现,这将是继蒸汽机、电机、计算机之后,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秘书罗曼·马尔托夫表示,陈明教授向这样表述。他认为,工业4.0带来的智能制造是连接、是集成、是数据、是创新,或是转型。他说也由于那些速、电脑之类的盘外因素, 工业4.0 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备的升级或单纯的人工智能开发,而是要依靠信息化、物联技术,对整个制造行业进行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
此话何解?陈明举了实例,眼下,同济的这个 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 已经与西门子、中国船舶、四川长虹等多家企业开展系统合作。比如,与中国船舶的合作项目,就是要建造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智能造船厂,今后依托工业4.0技术的智能造船厂,出厂的船舶不再是千篇一律,或者说,未必就是先定图纸、再有船舶,而是根据互联、,随时对船的安全性、舒适度、实用性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客户可以随时参与船舶的设计、制造,随时以模拟技术体验船的性能。又比如,与四川长虹合作的智能家电项目,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应消费者的需要,随时调整生产模块,消费者亦可参与企业生产的过程。
浙江白癜风好的医院民间偏方治疗灰指甲风湿性心脏病